往后,大伙有空就来这儿,一起吟诗作对、挥毫泼墨,把咱们清平村的文化味儿,都给写出来、画出来!”
村里的教书先生也前来捧场,他手抚胡须,笑着说:
“菊花姑娘这举措甚好,咱们清平村,有如此秀美的山水,质朴的民风,定能孕育出不少佳作,
我虽才疏学浅,也愿在这诗社里,与大伙一同探讨诗词之道,共赏文学之美。”
打那以后,诗社、书画社,就成了村民们闲暇时,最爱去的地方,农忙过后,大伙聚在一起,低吟浅唱:
“稻穗金黄映日边,农夫汗洒笑丰年。清平村里桃源境,诗意生活岁月甜。”
有的则铺纸研墨,挥动画笔,将眼前的山水、人物、描绘得栩栩如生。
为了让大伙的才艺,得到更广泛的展示,村里还定期举办文化节,
周边的文人墨客听闻,纷纷慕名而来,他们身着长袍,手持折扇,与清平村的村民们,交流心得,探讨技艺。
一位来自州城的老画家,看到村民小宝画的山水画后,不禁赞叹:
“这画中意境,既有田园的质朴,又有山水的灵动,小小年纪,竟有如此造诣,了不起啊!”
小宝红着脸,挠挠头说:“先生过奖了,我就是跟着大伙一起学,看着村里的山水,心里有感就画下来了。”
而在村子的另一角,雕刻大师苏玉轩的工坊里,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苏玉轩,这位在雕刻界久负盛名的大师,受王翠妞之邀,给清平村培育年轻学徒,已有一段时日,
在这段时间里,他悉心传教,石狗蛋、小宝、小虎三个小伙子,在苏玉轩的耐心指导下,他们三个日夜苦练,技艺日益精湛。
如今,靠着清平村后山,源源不断挖掘出的玉石,他们精心雕琢出了各种精美的玉器,
有造型典雅的玉簪,簪头雕刻着精致的花朵,花瓣薄如蝉翼,仿佛能随风舞动;
有晶莹剔透的玉镯,镯身刻着细腻的龙凤图案,龙鳞、凤羽清晰可辨,栩栩如生;
还有寓意吉祥的玉摆件,如“松鹤延年”“福如东海”等,件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。
现如今,苏宇轩大师,又来到这山清水秀的清平村,教导更多的有志小伙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