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夏一眼扫向所有的学生。
切换到PPT的下一页,说道:“首先简单说一下,我将华夏风归于两点。”
“第一点是根基,想要创作出颇具古韵的华夏风歌曲,必须以我国古代的五声音阶为基础。”
“也就是宫商角徵羽。”
“而很多华夏风创作人用到太多其他音阶,所以创作出来的华夏风歌曲,只得其形不得其神。”
这一刻,无数人恍然大悟。
富天宇低声念道: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李夏继续说道:“其实哪怕是《江南》和《双截棍》,也和成熟的华夏风有一定的距离,因为我更多的是融合了流行元素。”
听着他随口点出两个响当当的名字,歌手们就无语了。
都牛逼成那样了,还说自己歌曲不是成熟的华夏风?
那我们是啥?
啥也不是!
“我这里再将你们理解的华夏风总结了一下,叫做三古三新。”
“也就是古辞赋、古文化、古旋律,以及新唱法、新概念、新编曲。”
“首先是古辞赋,在这方面华夏风要有别于古风,古风的歌词要求要类似古诗词,而华夏风的歌词,在保留古典风云的情况下,更接近于白话。”
“就如同我的部分歌曲,将古诗词改变,变得更通俗易懂一样。”
“这样歌迷听上去会更加舒适,不会那么难懂,自然也就不会那么抗拒了。”
马龙在家中听着李夏的讲解,时不时就像个学生一样点头。
不愧是能和自己齐名的创作人啊。
虽然没有拿过奖,可已经是卫冕金牌创作了。
与之相比,自己的弟子潘峰就差了不止一筹。
李夏的讲解还在继续。
“其次就是古文化……”
他越讲越顺口,此刻就真如一个老师一般,不断地拿自己的歌曲作例子,将华夏风的创作方式一一解剖。
所有人震惊的同时,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。
一节课的时间,就在这种讲解中,悄悄流逝。
而说到最后,李夏笑道:“我相信你们很多人对华夏风都有了不少的了解了,甚至了想要立马创作一曲的冲动。”
“一来是满足自己的创作欲。”
“二来,是想验证一下我说的对不对。”
说时,他看看了镜头一眼。
屏幕外,正好对上他目光的富天宇等人愣住了。
别说,他们现在是真打算创作一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