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8年秋·雅加达蒸汽议会厅,抗磁砂穹顶下的算筹敲击声此起彼伏,陈阿林的算筹停在《南洋共和国宪法修正案》第7条:「总统与总理任期均为五年,可连选连任一次,卸任后不得干预技术主权决策。」他望向苏卡诺,对方的星月筹正划出连任竞选的频率——这是1948年联盟宪章从未设想过的权力刻度。
「该让年轻人试试了。」陈阿林将「工星」算筹插入投票系统,全息屏立即显形出华人候选人名单。顾竹生的资料页跳出时,抗磁砂地面浮现出他在邦加岛矿场改良磁导泵的37项专利。「他的算筹刻着『韧』与『稳』的叠纹,」苏卡诺的筹尖点着屏幕,「但泗水的激进组织说,华人掌管技术主权的时代该结束了。」陈阿林摸出怀表,表盖内镶着独子陈算星1946年的照片——那年少年16岁,作为驻日美军技术顾问团最年轻助理,正在横滨港调试抗磁砂引擎,表链上挂着一枚刻有「阳」符号的抗磁砂符牌。
暮色中的华人商会会馆,顾竹生摸着父亲留下的断筹。「1952年矿难时,是印尼安全员用星盘救了我,」他对着算筹摄像头展示臂上的烫伤疤痕,「技术主权不是族群私产,是抗磁砂与橡胶的共振频率。」直播画面中,他的算筹与印尼候选人的星月盘突然产生低频共振——那是铁锚堂与星象协会达成技术共治的暗号。角落里的全息相框闪过陈算星1948年离开日本前的留影,少年西装革履却攥着算筹,背景是三菱重工废墟上的临时技术站,胸前别着一枚八角形抗磁砂徽章,边缘纹路与雅加达交易所的磁导币暗纹完全一致。
选举日当天,邦加岛矿场的投票站用算筹敲击节奏代替选票:华人匠人敲出「工」字频率,印尼工人回应「星」字韵律,系统自动识别共振完成计票。当泗水爆发「星月至上」的抗议时,算理联邦法院立即启动「雾汽仲裁」:调取顾竹生的跨族群协作档案,发现其团队中印尼籍工程师占42%,高于法定标准。陈阿林下意识摩挲袖口,那里缝着儿子从日本寄来的抗磁砂袖扣,内侧刻着三个连点算筹符号——那是1948年东京黑市流传的「雾汽协议」密标。
「他们说我是铁锚堂的影子,」顾竹生在辩论会上展示矿场收益分配表,「但数据会说话——我的技术专利收益,35%流向了爪哇橡胶改良基金。」他的算筹划出一条上升曲线,那是抗磁砂工程师与印尼胶农的收入差,从1.2倍降至0.9倍,「这不是施舍,是算筹与星盘合奏的结果。」台下的陈阿林突然想起,儿子曾在1947年的信中提到,东京有位「能与磁导波对话的匠人」,随信寄来的抗磁砂样本中藏着《尘劫记》残页,页脚用密语写着「雾汽的第七次呼吸」。
陈阿林在选举结果揭晓前宣布加入周氏矿业,办公室的抗磁砂墙面旋即显形出全球抗磁砂矿脉图。「我们不做权力玩家,」他将总统府的算筹换成刻有「周氏矿业」的新筹,「但会用技术投票——比如这周与苏联的磁导橡胶谈判,周氏将派出30%的印尼工程师。」抽屉深处躺着陈算星未寄出的信件,邮戳停在1948年8月,收信人地址仅标注「东京某抗磁砂工坊」,附言栏画着算筹与太鼓的重叠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