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十七世纪富二代> 第9章 海澄大治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章 海澄大治(1 / 2)

海澄县甘家村旁的山上,香樟树郁郁葱葱。此山有一处豁口,在此处向南眺望可以看见甘辉家的院子,向北则能看到美丽的漳州湾。此山原本是族长家的,但是为了赔偿6000两汤药费,便抵给了郑森。几人觉得此处风水不错,问过甘辉的意见后,便把甘辉父母的衣冠冢安葬在了此处。

祭拜完甘辉道:“少将军咱们走吧,海澄县里的百姓们还等着您给他们做主。”

那日,郑森帮着甘家村民免费连夜写状纸替他们伸冤的消息传开后,一时间海澄县十里八乡的百姓们,纷纷找了过来请他写状纸,替他们伸冤。

郑森自然乐的帮他们,于是他叫上陈启和施琅一起来帮他写。甘辉虽然不会写字,也趁着这些日子学了不少字。至少在这个时代不能算是文盲了。

后来几日,不少本地秀才听闻了晋江秀才郑森的义举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。其中有一位名叫郭启辰的穷秀才,文笔极佳,出力甚大。郑森觉着白让人家干这么多活也说不过去,于是送了些银两和吃食,可是人家坚决推辞掉了说‘他此举只为本地百姓,别无他求。’

‘他日造反,此人必有大用。’郑森在心里将此人的名字暗暗记了下来。

十几天的连续高强度工作虽然辛苦,但也解决了一百多件多年积累下来的案件,十几名地方豪强受到了惩处,流放他处,一时间海澄县大治。海澄县百姓纷纷在自己的村子里立碑,记录下了郑森和知县的义举。更有不少像甘辉一样报了父母之仇,解除了族中压迫的小伙子,出于对郑森的感激报名了郑森的卫队。

就连难得说句好话的福建巡按御史,也向朝廷上表,夸赞了海澄知县和郑森之功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