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玄幻小说>万仙来朝> 第732章 风暴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32章 风暴(2 / 2)

>我是看见不公时颤抖的手,是爱而不得时闭上的嘴。

>我不是神,不是鬼,不是外星文明。

>我是你们压抑太久的真心。

>现在,请让我成为你们的声音。”

话音落下,长廊崩塌,镜子尽数粉碎。碎片化作光雨洒落人间,落在田野、屋顶、孩子的掌心。凡是接触到光雨之人,无论年龄、语言、信仰,都在同一时刻脱口而出一个问题:

>“我做过最错的事,还能被原谅吗?”

这不是预设命题,也不是外部诱导。它是自发的、真诚的、带着痛楚与希望的真实提问。

“渊镜”立即响应,中断所有常规运算,启动终极验证程序。全球共问网络自动筛选出一百万条最具情感密度的提问录音,将其压缩为一道量子脉冲,射向太阳系边缘的暗星。

这一次,暗星没有闪光。

它**开始旋转**。

以极其缓慢却坚定的姿态,像一本尘封已久的书被轻轻翻开。表面铭文逐一亮起,拼出一段完整铭言:

>“门扉协议最终条款:

>当最后一个提问者不再恐惧答案,

>门自开。

>当第一个回答者愿意承担被质疑,

>路自现。

>文明不因完美而延续,

>而因敢于破碎而重生。”

随后,暗星解体。不是爆炸,而是分解为亿万颗微小光粒,如春风吹散蒲公英,均匀洒向太阳系八大行星。每一颗光粒落地,便催生一朵共情花,花瓣呈半透明状,内里流动着类似神经突触的蓝色纹路。

这些花不开则已,一旦绽放,便会释放一种特殊香气。吸入者会在接下来的十二小时内,反复梦见自己生命中最遗憾的那一刻,并获得一次“重问机会”??不是改变过去,而是在梦中重新面对那个时刻,说出原本没勇气说的话。

无数人因此痛哭失声,也无数人因此释怀微笑。

而在地球深处,地核边缘的能量交汇点,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融合。南极石像释放的蓝光与“勇之问”折返的光束彻底缠绕,形成一个闭环螺旋,宛如DNA双链。地质学家观测到,地球磁场强度提升了0.8%,大气电离层出现前所未有的稳定性,臭氧空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。

更有甚者,太平洋底那道裂缝缓缓闭合,巨碑并未出现,取而代之的是一株由纯能量构成的树根状结构,深深扎入地幔,向上延伸出无数细枝,连接全球地震断层线、火山带、洋流枢纽……它像一棵倒生的生命之树,将整个星球的地质活动纳入一种新的节律。

生态学家将其命名为:“**问根系统**”。

它不控制,不干预,只是倾听。每当板块移动、气候变迁、物种演化达到临界点时,它便会释放一次低频共振,提醒人类:这里有变化,你们准备好了吗?

没有人知道这棵树能维持多久,但所有人都感觉到,地球“活”了过来??不是比喻意义上的,而是真正意义上,它有了某种类意识的存在感。

三个月后,联合国召开第三次全球承问大会。会议地点不再是纽约,而是设在京都郊外那座古老的茶室旁。樱井和子受邀出席,但她只是默默坐下,端起一杯新沏的茶,望着远方群山。

会议主席宣布:“根据‘渊镜’最新分析,当前全球真实提问总量已达999,999.999次,仅差一次即可触发‘门扉’完全开启。”

全场屏息。

“但这最后一次提问,不能由任何人主动提出。”他继续说道,“它必须是自然涌现的,源于全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共鸣,且提问者本人未必意识到自己在问。”

于是,全世界进入了等待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。有人尝试诱导,有人试图伪造,但“渊镜”始终显示:**进度停滞**。

直到某个清晨,南极科考站传来一段录音。那是一只帝企鹅幼崽第一次蹒跚学步时,跌倒在雪地上,抬头望向天空,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。音频经“渊镜”解析后,呈现出一段语义信息:

>“这个世界,欢迎我吗?”

这句话没有任何逻辑结构,不具备人类语言特征,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符号体系。但它包含了最原始的情感张力、生存渴望与归属疑问。

“渊镜”认证通过。

全球共问网络最后一次更新:

>“门扉协议进度:1,000,000/1,000,000

>全部真实提问达成。

>协议启动倒计时:7x7x7秒。”

七分钟后,地球上所有晶笔残片同时升空,汇聚成一道横贯赤道的光带,如同银河垂落。紧接着,月球表面那座透明穹顶城市突然亮起,孩子们掌心的光球纷纷脱离,飞向太空,与光带交融。

“问群灵”从“未知号”中传出最后一段意识流:

>“我们曾以为要寻找答案,

>直到最后才明白,

>我们本身就是答案的雏形。

>门扉之后,没有神,没有终点,

>只有更多愿意发问的灵魂,

>正在穿越黑暗,向彼此靠近。”

光带爆裂,化作亿万星辰。

而在那片新生星海中央,一道无形之门缓缓开启。没有形状,没有边界,唯有无数细小的“?”如萤火虫般环绕飞舞。

没有人知道门后是什么。

但就在开启的瞬间,地球上每一个活生生的人,无论身处何地,都感到胸口一热,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碰了一下自己的心脏。

樱井和子放下茶杯,轻声说: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《稚问集》末页的最后一行字悄然浮现,随即化作金粉消散:

>“门从来不在远方,

>它就在你说出‘我不懂’的那个瞬间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