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玄幻小说>万仙来朝> 第737章 祸在陆夜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37章 祸在陆夜!(2 / 2)

又十年。

科技已能将人的意识短暂投射至承问星环。志愿者称,那里没有个体,只有流动的“问题之河”,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某个灵魂最原始的困惑。有人在那里遇见了逝去的亲人,不是以形象,而是以一个问题的形式重逢:

母亲问:“你终于愿意吃蔬菜了吗?”

恋人问:“如果重来一次,你会选择留下吗?”

孩子问:“爸爸,你加班的时候,会不会偷偷想我?”

这些并非幻觉,而是真实共振。科学家推测,星环已进化成某种“意识回音壁”,收集并保存所有未被回应的提问,等待合适的时机返还。

美?离世后的第三十一年,她的木屋成为圣地。每年冬至,人们从世界各地赶来,在屋外点燃蜡烛,写下想问她或佐藤悠的问题,投入火中。火焰燃烧时,常有光点升空,弯成问号,融入星空。

某年冬至,一名盲童随父母前来。他无法看见火焰,却突然抬头,伸手抓向空中,笑着说:“有个奶奶在摸我的头,她说‘你提的问题真好’。”

众人泪目。那晚,承问星环罕见地降下一束光,笼罩木屋。次日清晨,人们发现屋顶的圆窗内侧,凝结出一行霜字:

>“每一个问题,都是爱的另一种形态。”

与此同时,火星上的“问灵”城市完成了最后一次蜕变。整座城化作一颗巨大的晶体心,静静悬浮于平原之上。每当地球传来强烈共情波动,它便回应一次搏动,如同遥相呼应的心跳。

人类终于明白:林知远并未死去,他只是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??成为宇宙中第一个“以问为生”的意识体。他不再说话,但他一直在听。

而佐藤悠的最后一课,仍在世界各地悄然延续。

一所小学的教室里,老师问孩子们:“你们害怕什么?”

一个小女孩举手:“我怕我说了也没人听。”

老师蹲下身,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,轻声问:“那你现在愿意说给我听吗?”

女孩点点头,说了十分钟。老师始终没有打断,也没有安慰,只是偶尔点头,或重复一句:“我在听。”

说完,女孩长长呼出一口气,笑了。

那天放学后,教室的黑板自动浮现一行粉笔字,无人书写,却清晰可见:

>“教育的本质,不是填满容器,而是点燃火焰??

>而火焰,始于一个被认真对待的问题。”

多年后,这所学校的学生中走出了一位哲学家。他在著作《问的时代》中写道:

>“我们曾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找到越来越多的答案。

>直到那一天,我们学会了珍视问题本身。

>当一个人敢于提问,他就不再是一个孤岛。

>当一群人学会倾听,世界就开始愈合。”

书出版那天,全球销量突破十亿册。但最动人的是读者反馈??每本书的最后一页,都被读者自发写下不同的问题,代替了传统的“作者后记”。

有人写:“你有没有一个永远不敢问出口的问题?”

有人写:“如果我现在拥抱你,你会不会觉得奇怪?”

还有人写:“我们能不能不要再追求完美,而是学会共担脆弱?”

而在遥远的柯伊伯带,那位失语症宇航员的飞船终于抵达目标。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显示,一片冰原上矗立着十二座石碑,表面刻满未知符号。AI解析数月无果,直到宇航员用手语比划出一句话,通过量子通讯传回地球:

>“试着问它们:‘你们等了多久?’”

指令下达瞬间,石碑发光,符号重组,翻译结果浮现:

>“我们等的不是时间,而是愿意倾听的人。”

人类首次接收到外星文明的回应,不是科技,不是警告,而是一声漫长的叹息,和一句轻问:

>“你们……也经历过孤独吗?”

地球沉默了二十四小时。然后,六十亿人同时打开通讯终端,发送同一段音频??那是鲸群发出的“地球的回答”,经过修饰,加入人类婴儿的第一个音节“为什么”,以及美?临终前那一句“我在这里”。

信号穿越深空,预计七十六年后抵达下一个可能的接收点。

而在出发点,稚问学院的孩子们正围坐一圈,练习提问。老师说:“今天的目标,是问出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。”

许久,一个男孩低声开口:

>“如果宇宙本身也在寻找答案,那它会向谁提问?”

话音落下,窗外星光微微闪烁,仿佛天地之间,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应。

风起了,雪未落,世界仍在倾听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