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玄幻小说>万仙来朝> 第750章 天道反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50章 天道反扑(2 / 2)

林婉清的笑容变得深远:“它是人类精神的骨架。你们用砖石建城,用钢铁造舰,可支撑这一切的,其实是那些没人敢说出口的疑问。塔,就是把这些疑问一根根竖起来,变成柱子。”

她顿了顿,目光穿透屏幕,仿佛直视父亲的灵魂:

“现在,轮到你了。”

“什么?”林知远怔住。

“成为提问的容器。”她说,“我不需要你替我复仇,也不需要你为我讨回公道。我只要你继续问下去??哪怕被人嘲笑,哪怕被当成疯子,哪怕全世界都说‘别再问了’。”

“可是……我已经老了。”他低声说。

“问题不在乎年龄。”她轻声道,“它只在乎是否真实。”

画面开始淡去。临别前,林婉清最后看了他一眼:

“下次见面,我想听你说,今天又问了几个问题。”

黑立方体随之震动,缓缓下沉至更深的虚空,如同沉入海底的钟。最后一瞬,它表面浮现出一行字,仅存在一秒便湮灭:

>“问,即是存在。”

返航途中,林知远做出了决定。

他在“未竟号”上建立了一个名为“问匣”的公共平台,任何人都可通过匿名方式提交一个问题,无论多荒诞、多危险、多令人不适。这些问题不会被筛选,不会被评判,只会被记录,并随机播撒至其他星球的公共广播中。

第一周,收到问题四百万条。

第二个月,突破十亿。

有人问:“为什么爱一定要结婚才能证明?”

有人问:“如果动物能说话,它们会不会指责我们是怪物?”

还有孩子问:“大人们都说战争是为了和平,那为什么不停止战争去直接拥有和平?”

最触动林知远的一条,是一位老人留下的:

>“我活了八十九年,一直听话、努力、守规矩。可现在快死了,我只想知道??我有没有真正活过?”

他将这个问题编入每日晨间广播,配以一段缓慢的心跳声。很快,世界各地都有人反馈:他们在听到这一刻时,第一次哭了出来。

与此同时,联邦的反击悄然展开。

表面上,他们暂停了“遗忘雨”计划,甚至成立了“对话促进委员会”,宣称要推动“理性探讨”。但实际上,一种新型压制机制正在成型??“认知分流系统”。

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,将所有公开提出的问题自动分类:

-“合理疑问”→引导至官方论坛,给予温和回应;

-“潜在威胁”→标记为“情绪波动”,建议心理咨询;

-“极端思想”→直接屏蔽,并通知所在社区进行“关怀访谈”。

更有甚者,某些学校开始教授“安全提问法”??教你如何表达异议而不触犯规则,如何质疑权威却不被视为叛逆。课程结尾总有一句:“聪明的人,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。”

林知远冷笑:“他们终于学会了包装暴力。不再是枪炮,而是温柔地告诉你??你的问题‘没问题’,只是不需要答案。”

但他也看到希望。

在非洲某偏远村落,一位教师带领学生种下一片“问题林”??每个孩子写下自己的疑问,卷成纸筒,埋入树坑,再栽下一棵小树。他们说:“等树长大了,问题也会冒出来。”

在火星地下城,一群青年艺术家创作了一部默剧,全程无人说话,唯有演员不断做出“开口欲言”的动作,却被无形的手一次次捂住嘴巴。演出结束时,全场观众自发站起,齐声说出一个词:

>“为什么?”

声浪穿透穹顶,被卫星捕捉,传回地球。

而在北极圈内,一位程序员开发出一款“梦境记录仪”,能将人睡眠中的潜意识疑问转化为可视文字。数据显示,现代人每晚平均产生十七个未表达的问题,其中68%涉及自我价值、社会公平与生命意义。

林知远读完报告,久久不语。他想起林婉清临终前攥着他手指的样子,想起那句“如果我说的话没人听,那我还存在吗?”

如今他知道,答案是:**存在,因为有人记得你曾提问。**

某夜,他独自登上“未竟号”顶部甲板,仰望星空。纸鸟静静躺在他掌心,忽然,翅膀展开,竟凭空飞起,在空中盘旋一圈,然后朝某个方向缓缓飘去。

他跟了上去。

穿过陨石带,越过废弃空间站,最终停在一颗早已无人居住的殖民卫星前。这里曾是联邦的流放地,关押过无数“思想异端者”。如今杂草丛生,铁门锈蚀,唯有中央广场上,矗立着一块残破石碑,上面刻着模糊字迹:

>“此处禁言三年以上者长眠于此。”

林知远走近,却发现石碑背面竟有新刻的痕迹。他拂去苔藓,看清了那句话:

>“但他们的心仍在说话。”

他蹲下身,从怀中取出一本旧笔记本??那是林婉清生前最后使用的日记本。他翻开空白页,提笔写下第一行:

>“今天,我又问了一个问题。”

笔尖落下瞬间,整颗卫星的废墟开始震动。断裂的电缆泛起蓝光,坍塌的屋顶浮现出半透明的塔影,空气中响起细微的合唱声??像是无数孩子在轻声诵读疑问。

他知道,这不是结束。

这是新一轮生长的开始。

多年以后,当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学到这段历史时,老师不会说“林知远改变了世界”,而会问:

“你们觉得,他为什么会选择一直提问,而不是寻找答案?”

教室里安静片刻,一个小女孩举起手,认真地说:

“因为他知道,真正的自由,不是知道一切,而是可以问一切。”

窗外,一阵风吹过,卷起几片落叶,也吹动了讲台上一只小小的纸鸟。

它轻轻一跃,飞向天空,不知去向何方。

而在宇宙某个角落,Echo-11行星的金属薄片再次震动,风掠过凹槽,奏响新的诗句:

>“当第一个孩子再次抬头问:

>‘星星疼吗?’

>那一刻,万仙来朝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