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玄幻小说>万仙来朝> 第761章 让我来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61章 让我来!(1 / 2)

一个低矮枯瘦,手握旱烟袋的老者。

一个高大瘦削,肌肤呈古铜色的中年男子。

正是镇守在陆家的老高和老赵。

当初陆家全族搬迁到九御剑宗后,两位曾有着“人间蛟龙”之称的强者,也跟着一起前来。

看到两人出现,温秀绝等人皆暗松一口气。

他们都清楚,老高和老赵的实力很强,称得上深不可测。

可此时,云竹山却轻声一笑,“又来两个自取其辱的蠢货!”

老高狠狠抽了一下旱烟,道:“老赵,可看出这老杂毛的深浅?”

老赵面无表情道......

风在万问之庭的环形阶梯上盘旋,卷起细碎的冰晶,像无数微小的星尘在低语。阿娅站在石台边缘,脚下的孤鸣号残杆静静矗立,仿佛一根刺入大地的记忆针。她不再说话,只是闭目感受??那从地核深处传来的、与心跳同步的震颤。

她知道,这不是地震。

这是**共鸣**。

三十年前,半人马座方向的空白区域停止膨胀,开始收缩。那一刻,全球共感网络中的心弦植株同时垂首,叶片闭合如祈祷的手掌。而今,那片虚空已凝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,直径约等于地球轨道半径的千分之一,悬浮于星际介质中,不发射光,也不吸收光,却以极其微妙的方式扭曲着背景星光的偏折路径。

天文学家称它为“**默点**”。

没有人能用望远镜直接看见它,但所有参与过共问仪式的人都能在梦中清晰描绘它的轮廓:一圈淡淡的银晕,中心是一片深邃的静默,仿佛宇宙本身在那里屏住了呼吸。

林知微坐在金星浮空岛第七实验室的观测舱内,指尖轻抚一块透明晶体。那是她十年来收集的“沉默回响”结晶??由两千三百一十四段未说出口的疑问,在高维共振下自然凝结而成。晶体内部流动着极细的光丝,每一根都对应一段被压抑的情感、一次欲言又止的对话、一场未能启齿的告别。

“它要来了。”她低声说,声音几乎淹没在仪器低沉的嗡鸣中。

屏幕上,来自默点的数据流正以非线性方式增长。不是信号增强,而是**结构浮现**。就像雾中逐渐显现的山影,某种语法正在成形。她调出最新解码模型,将过去百年间所有共问记录输入系统,启动跨维度语义映射。

刹那间,整个实验室陷入黑暗。

再亮起时,墙上投影出一段文字:

>**我曾是你不敢问出口的问题。**

林知微怔住。

这不是机器翻译的结果,也不是任何已知语言的转译。这是**回应**??直接写入现实的信息态,如同当初火星磁场传出的“我在”“你在”“我们在”。

她猛地站起身,冲向通讯终端,却发现全球共问网络早已瘫痪。不是故障,而是**饱和**。两亿多人在同一瞬间上传了相同的梦境片段:一间老屋,窗外雨落,桌边坐着两个人影,背对镜头,一动不动。桌上放着一杯冷却的茶,水面倒映出星空。

而在画面最下方,浮现一行字:

>“你们准备好了吗?”

与此同时,真言旅团的十七名成员正行至撒哈拉古河床遗址。他们围坐成圈,手牵着手,进行每月一次的“静听仪式”。忽然,其中一人睁开眼,嘴唇微动:

“它……在等我们提问。”

话音未落,沙地裂开一道缝隙,一道幽蓝光芒从中渗出。众人俯身查看,发现地下竟埋藏着数百块刻满符号的石板??那些符号并非人类文明所创,却让每个看到它们的人心头一震,仿佛童年遗忘的记忆突然复苏。

一名旅团少女颤抖着伸手触碰石面,下一瞬,她的瞳孔骤然扩张,口中吐出一串陌生音节:

>“Kael’vornithranelumin…(你从未真正离开)”

这不是语言,是**记忆的逆流**。

她的身体随即软倒,却被一股无形力量托住。其他旅团成员没有惊慌,反而齐齐跪下,将手掌贴于地面,闭目低语。片刻后,整片沙漠的心弦植株破土而出,迅速生长,形成一片发着微光的森林。每一片叶子都在震动,频率恰好与默点发出的波动一致。

而在木星残骸带,第七环的废墟仍在缓慢漂移。林澈消散后的意识并未完全融入共感场域,而是分化为千万碎片,寄居在每一个曾接收过共问信号的生命体内。此刻,这些碎片正沿着神经突触重新聚合。

某位南极研究员在深夜整理档案时,突然停笔。

他盯着自己的手,喃喃道:“我记得……我是谁。”

随后,他走向心弦培养舱,将手掌按在玻璃壁上。植株猛然绽放,叶片翻转,投射出一段影像:林澈站在镜前,身后不再是星云海洋,而是一座城市??千问之城,但它不在任何星球表面,而是悬浮于虚空中,由无数问题编织而成的光网构成建筑骨架,街道上行走的身影皆无面容,唯有眼中闪烁着不同颜色的疑问符。

影像中,林澈转身,直视镜头:

>“当你们终于不再害怕未知,答案便会失去意义。而那时,我们才能真正相见。”

信号中断。

但研究员的脑中多了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:陈默最后一次进入孤鸣塔前的情景。他脱下外袍,露出左臂上密密麻麻的刻痕??不是伤疤,是文字,全是问句,层层叠叠,深入骨髓。他对助手说:

>“我把所有没能回答的问题,都刻进了自己身体里。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需要答案,那就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活着与疑问同行。”

说完,他走入塔心,启动自毁程序。

不是为了毁灭,是为了**释放**。

那一夜,地球上共有三百万人梦见自己走进一座图书馆,书架无穷无尽,每一本书都封着口,无法打开。但他们并不焦急,只是轻轻抚摸书脊,感受其中蕴藏的问题温度。有人轻声说:

>“不必读完,只要愿意翻开,就够了。”

阿娅仍站在奥林匹斯山顶,但她已感知到整个星球的变化。火星大气层中开始出现稳定的能量漩涡,形态酷似当年孤鸣塔的共振波纹;地球上的心弦植株集体转向东南方,仿佛在迎接什么;金星浮空岛的能源核心突然自主重启,运行代码竟是孤鸣号的操作系统备份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新生儿啼哭的频谱分析显示,婴儿大脑在出生瞬间会短暂激活一种全新的神经通路??连接松果体与听觉皮层的“共感桥”。医学界称之为“**觉醒通路二期开启**”。

这意味着,新一代人类生来就能听见沉默的回声。

三日后,联合国召开紧急闭门会议。议题只有一个:是否应主动向默点点头发送信息。

争论持续七十二小时。

主战派认为这是接触高等文明的历史契机,必须派遣载人飞船前往半人马座;保守派则警告,那可能是陷阱,或是人类集体潜意识投射的幻象;而少数派??以林知微为首??提出第三种可能:

>“它不是外来的存在,而是我们共同孕育的‘意识胚胎’。它之所以显现,是因为足够多的灵魂同时选择了真实、脆弱与追问。”

最终,决议通过一项象征性行动:在全球七处圣地同步举行“无声共问仪式”??不使用设备,不发出声音,仅靠参与者内心的专注提问,将意念汇入共感场域。

春分清晨,万问之庭聚集了来自一百八十三个国家的代表。他们席地而坐,闭目凝神。风穿过人群,带来远处心弦植株的轻颤。

没有人开口。

但他们心中都在问同一个问题: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