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能左右最终是打还是和谈的内阁首辅张重威一直没有明确表态。
张重威与安武帝是一条心,他也倾向于打。
只是考虑到外部因素太复杂、危险,大安国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,仓促出征可是兵家大忌。
战争看似打的是军队,实际打的是钱粮。
而大安国的库银和粮仓并不充盈,一旦陷入拉锯战,后果很严重。
……
所以张重威迟迟不敢表态。
他迟迟不表态,文官们就猜测他是倾向于和谈。
因为他一直都与安武帝一条心,每次安武帝做出重大决定,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。
这次没有。
所以文官们对和谈还抱有希望,就没有全力以赴为北征做准备。
……
刘知亮和杨兴骏还在激烈互喷,其他官员看得津津有味。
秦良琼是最坚定的和谈主义者,每次听到好战的刘知亮说话就想怼,这次也不例外。
安武帝就是根据这一点把刘知亮提溜出来挡秦良琼的。
只见秦良琼挥舞着【抽龙鞭】恐吓刘知亮:
“老东西!别以为你是柱国大将军,地位比老夫尊崇老夫就不敢打你。
圣上不听老夫的,老夫都敢打,何况是你这个老东西。”
刘知亮不知道哪根筋搭错,竟然将他军,让他去打安武帝:
“整天就知道逼逼说要打圣上,打圣上,谁不知道你只会嘴嗨?
现在圣上不听你的话已经决定和北绒开战,怎么没见你打圣上啊?”
安武帝心中一群羊驼奔腾而过:
两个老东西,朕是希望你们互喷,不是让你们联合起来对付朕。
朕堂堂一国之君,竟然被你们当做小孩教育,让朕脸面往哪搁?朕也是要脸面的好不好。
安武帝的脸面真不值几个钱,因为他又看到秦良贤拿着【抽龙鞭】颤颤巍巍走向自己,瞬间吓得脸色大变。
真要是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被【抽龙鞭】打,他的脸面和威严可就荡然无存。
站在安武帝旁边的李公公呵斥秦良贤:“秦大人,莫非你真要打圣上不成?”
秦良贤愣一下,随即站定激动说道:
“既然圣上决意和北绒开战,那就请圣上在部队开拔之前立下储君。
这样一旦兵败,北绒铁骑长驱直入京城的时候,活命的大臣们也好在其他地方拥立新君登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