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试问当今天下,除了首辅大人的徒弟,还有哪位青年才俊能做到不用一刻钟,就写出这么好的北征诗词?”
安武帝很感兴趣,立即从龙椅上起身走下台阶,亲自从刘知亮手中接过诗默默读起来:
“肃肃秋风起,悠悠行万里。万里何所行,横漠筑长城……”
没读完就转手递给张重威,却对刘知亮说道:“朕读过这首诗。
据朕所知,写诗的人叫【陈兴隆】而不是叫【陈隆】。”
“回圣上,老臣后面派人打听过,还派人跟踪这位青年才俊,直到他回怀亲王府。
老臣敢确定他是陈隆三公子无疑。”
张重威从安武帝手中接过诗,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底下那个大大的点赞印章。
他脑袋嗡的一声因为愤怒变得空白,知道肯定是大儿子张陌的“杰作”。
先不要想怎么收拾张陌这个畜牲玩意,先把诗看完再说。
张重威越往下看越心潮澎湃,这诗写得非常大气磅礴,有股踏平北绒的气势。
看完后他心里长叹一声,自愧现在的自己绝不可能写得出这样的诗,因为没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。
张重威看完诗往后传,下一个官员看完继续往下传……
张重威不可置信问刘知亮:“大将军肯定这是陈隆不到一刻钟做出来的诗?”
“老夫敢打包票。”
张重威想起以前张凌雨跟他说过陈隆能五步成诗,他当时笑笑而过不信。
张凌雨的话他可以不信,但刘知亮的话他信。
所以他现在相信陈隆真是能文能武。
他忽然萌生想承认陈隆就是自己关门弟子的想法。
……
等聚英殿里所有人都看过这首诗,包括李公公和两个小公公。
“都说说吧,这首诗写得怎么样?”
安武帝在左边武将和右边文官中间走来走去,边走边问。
京兆牧冯云晖说道:
“圣上,大将军手上这份是三公子的开篇之作,犬子冯英华买了三公子的断篇之作。
臣每天在家都读几遍,确实是好诗。”
爱拍马屁的官员立即说道:
“这首诗正是圣上的真实写照——英勇无敌、豪气云天,气吞山河。”
“此时出现这样的诗,说明我大安国铁蹄即将踏平北绒。”
“三公子和冯公子都是朝堂之外的年轻人,他们都懂圣上的雄心壮志。
可见全国君民上下一条心,何愁不踏平北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