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市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,在中国多地存在。它就像城市的影子,隐藏在黑暗之中,充满了神秘与未知。
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最深的梦境中,鬼市便悄然苏醒;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,它又迅速消失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市场上货物鱼目混珠,既有来路不正的物品,也有珍奇之物和假货,交易环境较为昏暗,影影绰绰,如同鬼蜮般的氛围,故而被称为“鬼市”。
在那里,昏暗的灯光摇曳不定,摊位上的物品在阴影中若隐若现,真假难辨,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。
唐朝对外交际频繁,在远离长安的海滨之地有“鬼市”。《番禺杂记》记载,海边时有鬼市,半夜而合,鸡鸣而散,从之,多得异物。长安城内坊内同样存在“鬼市”,出现时间多为秋冬的夜晚、有月亮的夜晚和“风雨晦暗”之夜,主要是因为宵禁较严,只有这些时候管理松懈。
燕京鬼市起源可追溯到明朝。当时文人雅士崇尚收藏,市井小民对古董、字画等充满好奇,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促使鬼市应运而生。最初多交易古董、字画、古籍等珍稀物品。
随着时间推移,历经清朝、民国,规模不断扩大,影响力逐渐增强。那时的燕京鬼市,是文人墨客与市井商贩的秘密聚集地,无数珍贵的文物在那里流转,见证了时代的兴衰。
天津鬼市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年的西关街烈女祠附近。起初是一些穷人在早上五六点钟拿着破鞋袜、旧衣服等出卖,俗名“穷汉子市”。
后来市场不断迁移,交易物品逐渐增多,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,因交易时间越来越早,甚至在乱坟间进行交易,景象如同鬼的世界,“鬼市”之名由此叫响。
中海乃古玩文物之都,当然有鬼市,每周一次,一般是周六凌晨,规模也超大。
我有李箐这样漂亮的空姐女朋友,还有袁雪羽那样美丽的红颜知己,以往当然不愿意晚上去鬼市捡漏。我更愿意窝在沙发里,陪着李箐或者袁雪羽看一部温馨的电影,或是漫步在城市的街头,享受二人或者三人世界。
但既然想要找到那两个盗墓贼,拯救价值过亿的南宋官窑瓷器,只能去看看了。
想到这里,我摸出手机,打通了曾经邀请我去鬼市的孙永军的电话:“军哥,今天是周五,晚上去不去鬼市……”
我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,到今天为止,孙永军还不知道他那一副价值六亿的《写生翎毛图卷》被人调包了,是赝品加真证,所以非常幸福,还经常邀请收藏家前去他家欣赏。乔山水,赵老爷子都去欣赏过,或许看出了什么,但不敢识破,也或许没看出破绽。
反而是我这个知道真相的人,在暗中备受煎熬。心心念念地想要快速地成长和强大,帮朋友孙永军追回真品,惩罚那一批坏人。
“你这家伙,晚上不陪你的空姐女朋友了?”孙永军那戏谑加惊喜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,仿佛早就料到我会有这么一天。
“就是因为听说你吹嘘过多次,心痒痒,想去试试……至于女朋友,也不用天天晚上陪。”我搪塞道。
闲聊打趣一会,约好了时间,我也就挂了电话,开始准备现金。
财戒中虽然还有打牌赢来的百万现金。但我担心不够。
孙永军曾经对我吹嘘过,鬼市的宝贝比白天多太多了,完全不是一个等级。在那里,一盏破旧的铜灯可能暗藏玄机,一卷泛黄的字画或许价值几亿,那些被黑暗笼罩的角落里,说不定正藏着能改写命运的稀世珍宝。
当然,白天的古玩城,不仅仅众多古玩小摊,而且有众多的古玩店,里面有着很多的宝物,但你想从古玩店捡漏,无疑比登天还难。即使我有财戒,也很少从古玩店捡过漏。
那些店铺老板个个都是人精,也是成了精的老狐狸,每一件摆出来的商品都经过他们仔细鉴定,想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捡漏,谈何容易?
而我此行,不仅要找到那两个盗墓贼,更要凭借财戒的特殊能力,在这鱼龙混杂之地寻得真正的宝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