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全县范围内赛神会将有序地推向高潮。
从七月初四起,是圣母出行日,地方长者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送圣母出行仪式,四街组织社火表演。
在庙会期间,商贾云集,各种民间传统风味小吃、工艺、玩具、杂耍纷至沓来。
解放后,晋祠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逐渐淡化,演戏从酬神转为娱民。
人们在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看重人际交流,庙会的重心渐渐落在了集市贸易上。
节日期间,这里还要搭起戏台,唱几台大戏,烘托热闹场面。
太原市的许多公司都要参加这种物资交易会。
附近一些县份,像交城、文水、汾阳、榆次、太谷、祁县、清徐、阳曲等十六个县区的商业、工业、物资、农机部门的九十多个单位,除国营商店和供销社设点搭起百十个彩棚外,还有六百多个简便的地摊,个体户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。
从晋祠庙门一直排到晋祠公园的大门外,穿着用品种齐全。
由此,可见当时庙会的盛况。
农历七月初二的庙会,确实是当地盛会,被重视的程度甚至胜过春节。
纷纷扰扰一连就是几天,王鹏每天在商店里忙乎,有时也会到街上去转转。
此时的庙会,就是广大老百姓的嘉年华。
由于白天唱戏、晚上除了唱戏外,又放露天电影。
在文化活动还是比较贫乏的当时,将人们都吸引到了街上,呈现出万人空巷的景象。
况且,还有各供销社连成一片的售货大棚。
而且,这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,一毛钱买一两瓜子,五分钱买根冰棍就可以快乐一天,如果再能开一颗西瓜,那就更美满了。
和王鹏想的一样,确实地说是和他上一世所见到的一样,商店里的物资,像快速流淌着河水一样,来了又流走,流走了又来了,形成了巨大的物流。
商店的每一个人都很累,每一个人都很兴奋。
在王鹏有效地策划下,大家都好不疲倦地快乐地干着自己的工作,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。
“小鹏,我们成功了。”
姐姐看着川流不息来买货、进货的人流,兴奋极了,一见王鹏,就要将这句话说一遍。
“姐,哪跟哪呀,这仅仅是开始,以后我们肯定是要到省城发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