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京城的一座府邸中,张俭哀声叹息。他原本是大辽的一位重要官员,历任多个要职,最终成为辽代的宰相,位极人臣。张俭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,其父张雍曾任左赞善大夫,相当于太子府办公室主任,去世后被追赠“太子太傅”。张俭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,34岁时考中进士,名列第一,随后在大辽朝廷中一路高升。
张俭的仕途非常顺利,他曾在云州担任幕官,后被辽圣宗赏识,带回朝中重用。他在辽圣宗时期屡获提拔,历任监察御史、司门外郎、礼部郎中、知制诰等职,最终成为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、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。辽圣宗去世后,张俭还被耶律宗真任命为太傅、太师等职,继续在朝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然而,张俭在目睹大辽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中,心中充满了忧虑。耶律重元通过政变登上皇位后,大辽的局势急转直下。军事上的连续失利,让大辽的国力急剧衰退,大辽的根基已经动摇。
张俭坐在府邸的书房内,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,心中满是忧虑。他长叹一声,正准备起身去休息,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不一会儿,亲兵进来禀报道:“老爷,枢密直学士王纲大和将作监姚景熙大求见。”
张俭听了家丁的话抬头随即说道:“让他们进来。”他深知王纲和姚景熙都是后辈中的才俊,此番前来,必定有要事相商。
片刻后,王纲和姚景熙快步走进书房,见到张俭,两人齐齐拱手行礼,说道:“下官拜见张大人。”
张俭微微点头,示意两人坐下,说道:“两位小友不必多礼,快快请坐。”他吩咐下人为两人斟上热茶,关切地问道:“两位此番前来,有何要事?”
王纲叹了口气,说道:“张大人,如今大辽国难当头,局势愈发艰难。新帝继位F,朝中奸佞当道,忠良受排挤,百姓怨声载道。晚辈们心中忧虑不已,特来向大人请教,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张俭心中对王纲的话表示不屑。王纲和姚景熙两人受先帝赏识,但不受新皇赏识,王纲的话在张俭看来有些过不满意现状。
张俭微微一笑,语气中带着一丝老气横秋,说道:“如今老夫已是风烛残年,看尽了朝堂的风云变幻。你们这些后辈,总是心急气躁,对现状不满,却不知大局已定,非一己之力所能改变。”
张俭继续说道:“新帝继位,朝中有些动荡,这是难免之事。你们心中自然有些不平。但这又能如何?朝堂之事,岂是你们这些后辈所能轻易插手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