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知道吗,《黄帝内经》里有一段这样的话,‘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。中人也,方乘虚时及新用力,若饮食汗出,腠理开而中于邪。中于面,则下阳明。中于项,则下太阳。中于颊,则下少阳。其中于膺背两胁,亦中其经’。” 崔婉听得十分专注,原本轻松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,眉头微微皱起,显然在努力理解苏瑶的话。她轻声问道:“苏瑶,你刚才说的‘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’,是什么意思呢?还有,那些‘中于面’‘中于项’的说法,听起来有点深奥,能不能再解释得简单一些?”
苏瑶微笑着点点头,伸出手轻轻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,耐心解释道:“‘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’是中医的一个理论,意思是人体的阳气主要集中在面部。因为面部有许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,比如阳明经、太阳经、少阳经等,这些经络都与阳气密切相关。所以,面部的状态往往能反映一个人阳气的盛衰。”
崔婉一边听,一边轻轻点头,眼睛里满是求知的渴望,忍不住又问:“那后面说的‘中于面’‘中于项’这些呢?” 苏瑶不紧不慢地接着说:“这是讲邪气入侵人体的途径。当人在虚弱、用力或者饮食出汗后,毛孔张开,邪气就容易乘虚而入。如果邪气从面部侵入,就会沿着阳明经往下走;从项部侵入,就会沿着太阳经下行;从脸颊侵入,就会沿着少阳经影响身体。要是邪气侵入胸部、背部或者两胁,也会影响相应的经络。所以,我们日常养生要注意保暖,避免在身体虚弱时受邪。”
她微微停顿了一下,像是在整理思绪,随后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至于‘中于面’‘中于项’这些专业说法,在中医理论体系里,其实所讲的是外邪侵入人体的具体路径。这里的‘中’,并非是中间的意思,而是有着‘侵袭’的含义。就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况来说,倘若外邪从面部侵入人体,面部对应着阳明经,它便会顺着阳明经的走向,逐步往下行进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阳明经如同一条人体内部的通道,外邪一旦从面部这个入口进入,就会沿着这条通道一路深入。同理,要是外邪是从后颈这个部位侵入,后颈与太阳经紧密相连,外邪就会沿着太阳经往下走。太阳经在人体的运行路线有着独特的轨迹,外邪就如同闯入了一条特定的轨道,只能沿着这条轨道前行。还有一种情况,如果外邪从脸颊侵入,脸颊与少阳经相关联,外邪就会沿着少阳经的走向向下蔓延。不同的侵入路径,会对人体不同的脏腑产生影响。脏腑在人体中各司其职,就像一个精密运转的工厂,各个脏腑有着不同的功能。而外邪沿着不同路径入侵后,会干扰相应脏腑的正常运作,进而引发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,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