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医女的大唐恋歌> 第131章 舌苔秘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1章 舌苔秘密(1 / 2)

“观察舌苔的润燥也很重要。” 苏瑶拿起一个小镜子,让崔婉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舌苔,“舌苔润泽,说明体内津液充足;舌苔干燥,提示体内津液不足,可能是热盛伤津,或者是体内有燥邪。比如一些发烧的患者,体温升高,体内水分消耗过多,舌苔就会变得干燥。还有些老年人,因为身体机能衰退,津液分泌减少,舌苔也常常比较干燥。另外,舌苔的剥落也能反映身体的问题。如果舌苔部分剥落,形成地图样的斑纹,称为地图舌,多见于儿童,一般是由于胃之气阴不足所致。要是舌苔全部剥落,舌面光滑如镜,称为镜面舌,这往往是胃气衰败、胃阴枯竭的表现,病情比较危重。”

崔婉一边认真听着苏瑶的讲解,一边对照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,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。苏瑶都一一耐心解答,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病例,让崔婉更容易理解。不知不觉,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,但崔婉和苏瑶都沉浸在舌诊的奇妙世界里,丝毫没有察觉。

崔婉意犹未尽地说道:“原来舌诊有这么多学问,通过观察小小的舌头,就能知道身体这么多的秘密。苏瑶,那脉诊是不是也同样神奇呢?”

苏瑶微笑着点头:“脉诊确实也非常神奇,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。不过脉诊相对复杂一些,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。脉诊主要是通过触摸患者手腕处的寸口脉,来判断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功能以及疾病的性质和发展变化。寸口脉分为寸、关、尺三部,左手寸脉候心,关脉候肝,尺脉候肾;右手寸脉候肺,关脉候脾,尺脉候肾。不同的脉象反映了不同的身体状况,比如浮脉,轻取即得,重按稍减而不空,主表证,当人体感受外邪,邪气在表,气血趋向于体表抗邪,就会出现浮脉。沉脉则相反,轻取不应,重按始得,主里证,说明病邪在里,气血内困。还有数脉,一息脉来五至以上,主热证,热邪鼓动气血,使脉搏跳动加快。迟脉,一息脉来不足四至,主寒证,寒邪凝滞,气血运行缓慢,所以脉搏跳动迟缓。另外,还有弦脉、滑脉、细脉等等,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临床意义。”

“脉诊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,才能准确把握。” 苏瑶继续说道,“在学习脉诊的过程中,要多练习,多体会不同脉象之间的细微差别。而且,脉诊不能孤立地进行,要结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、舌象等综合判断,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。我们接下来可以一起学习一些常见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,然后找机会多实践,慢慢就能掌握脉诊的技巧了。”

崔婉充满期待地说道:“好呀,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学习脉诊了。我相信,在你的指导下,我一定能掌握这些神奇的中医诊断方法。”

于是,苏瑶和崔婉又开始了脉诊知识的学习之旅,她们在中医的奇妙世界里不断探索,希望能揭开更多人体健康的奥秘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