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卢师连日奔波,又忙于军务,弟子担忧您的身体。”袁绍语气诚恳。
卢植淡然一笑:“老夫虽老,筋骨尚健。”
“倒是你,统领大军,事务繁杂,深夜前来,想必不只是为了问候吧?”
袁绍沉吟片刻,终于开口:“卢师明鉴。弟子此来,确有要事相商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凝重:“张纯叛军虽退守蓟城,但仍有数万之众,且勾结乌桓,威胁幽州。”
“我军虽已收拢残部,但兵力仍显不足。弟子思虑再三,想请卢师以朝廷旧臣之名,号召幽州豪杰共讨叛逆,以壮我军声势。”
卢植目光微动,手指轻轻敲击案几,似在思索。
良久,他缓缓道:“本初,你可知老夫为何愿随你出征?”
袁绍一怔,随即恭敬道:“弟子愚钝,请卢师明示。”
卢植目光深邃:“老夫一生,最恨者,莫过于祸国殃民之辈。”
“张纯叛乱,致使百姓流离,若无人挺身而出,幽州必成焦土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渐沉,“但你需记住,兵者,凶器也,不可轻动。”
“若只为争权夺利,而非救民于水火,则老夫今日所做,便毫无意义。”
袁绍心头一震,肃然道:“弟子谨记卢师教诲,绝不敢有负百姓期望。”
卢植凝视他片刻,终于点头:“好。明日我便修书数封,邀幽州世家共襄义举。以老夫薄名,或可再聚数千义兵。”
袁绍面露喜色,再次拱手:“有卢师相助,平定幽州,指日可待!”
卢植却微微摇头:“本初,莫要过于乐观。张纯狡诈,乌桓凶悍,此战绝非易事。你需谨慎行事,不可轻敌。”
袁绍郑重点头:“弟子明白。”
帐内一时沉寂,唯有烛火摇曳,映照出二人凝重的神情。良久,卢植轻叹一声,道:“时候不早,你也该回去歇息了。”
袁绍起身行礼:“弟子告退,卢师也请早些安歇。”
卢植微微颔首,目送袁绍离开。待帐帘落下,他重新提笔,在竹简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——
“安民,止戈。”
三日后,泉州城外旌旗招展。
卢植一身戎装,虽已年迈却挺拔如松。他身后是袁绍精心挑选的三千精锐,甲胄鲜明,刀枪如林。
袁绍亲自为卢植牵马:“老师此去,学生已命人快马通知涿郡太守刘卫接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