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边的周忱疑惑地看着朱瞻基为何此时说一句“糟了”
。
那“糟了”
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“糟了是一种草,你可以叫它曹操草!”
见周忱一脸求教的模样,朱瞻基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,随意解释道。
周忱:“……”
我总觉得你在糊弄我,但不知为何又觉得事情是真的。
真的存在所谓的“曹操草”
吗?
这跟曹操有什么关联?
周忱只觉得脑袋里一片混乱。
但他并没有在这问题上过多纠缠,而是更想知道朱瞻基给夏原吉那张纸上的内容。
仅凭夏原吉的态度,他就明白这事绝非寻常。
直到夏原吉离开,他才转向朱瞻基询问:
“殿下刚刚交给夏尚书的可是将毒盐转化为食盐的方法?”
所谓毒盐,其实就是矿盐。
如今市面上的食盐多为海盐,其次才是井盐。
无论是哪种,制作方式都很原始,井盐煮的是卤水,海盐煮的是海水。
依据颜色不同,食盐可分为青、黄、白、黑、紫五种。
其中青盐品质最佳,黄盐次之,而黑盐与紫盐,单从颜色上就能判断出它们是有害的。
矿盐亦属此类毒盐,通常不供人食用,只是偶尔用来喂养牲畜。
但数量最多的恰恰是这种毒盐。
若真能把毒盐转为食盐,那么无疑会极大提升大明的盐税收入。
要知道太祖朱元璋能从南征至北,盐税功不可没。
即便在当下,盐税依然是大明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,占去近半壁江山。
周忱有些惋惜,之前皇太孙还让他一起查看这个方法呢。
只是夏原吉接过之后,立刻揣进怀里,他纵然想看也无计可施,毕竟他一个小小五品官怎敢从一尚书手中夺物。
朱瞻基对周忱颇为看重,听闻他的提问后点头说道:“这不仅仅是将毒盐变为食盐的方法,还包括把劣质盐制成上等食盐的技术。”
周忱听完朱瞻基肯定的回答,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道:
“殿下,我朝盐税比起宋代减少了十分之*,实际上大多都被私盐侵占了,再加上层层盘剥,最终入库的不过十分之一二。
即便如此,这也占去了我国税赋的大半,若殿下能找到办法把毒盐转为上等食盐,并且不让此法外泄,定可用这些优质盐压制劣质盐及私盐,到那时国家赋税必定激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