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1章 沈文度(1 / 2)

朱瞻基一边继续翻阅报价单,一边头也不抬地问:“按最高价计算,各地总计多少银子?”

沈文度显然早有准备,回答得毫不犹豫:“普通黄盐代理费合计四千七百万两白银,其中应天府最高,为五百七十万两白银;雪花盐代理费总计一万三千三百万两白银,两项加起来正好是一万八千万两白银。”

“很好。”

朱瞻基听完沈文度的报告,心中快速盘算了一番,依照他与夏原吉的商议内容。

新盐销售所得的利益分配中,不论商人购买的是普通黄盐还是雪花盐,户部每斤仅收取四十文。

这意味着除了这四十文归户部独享之外,其余部分——无论是代理费用,还是因商家违约而扣押的保证金,乃至雪花盐每斤减去户部四十文后的盈利——都将按户部、朱瞻基以及他的祖父三方的三比三比四比例分成!

换言之,这总计一万八千万两白银的收益里,朱瞻基能分到30%,约等于五千四百万两白银。

“哇!”

他暗自估算完结果,竟被吓了一跳。

虽然预料到盐业会盈利丰厚,但没料到单凭代理费用这一项,他只需占三成股份,就能净赚五千四百万两白银!

而且这代理权限才两年!

这样算下来,每年平均下来仅靠代理费用就能稳稳地进账两千七百万两白银。

这纯粹是无本生利的买卖,简直如同空手取利。

不仅如此,其他收入如保证金和雪花盐减去四十天后的利润也未计入其中,若将所有收益合计,一年下来轻松突破五千万两白银绝对不成问题。

朱瞻基内心感叹自己的明智,庆幸当初慧眼识珠提拔沈文度,并采纳了他的“一盐两卖”

方案。

否则仅靠传统的盐业拍卖,绝不可能达到如此高额回报。

这一点从黄盐和雪花盐的成交价格便可见一斑,雪花盐的价格几乎已是黄盐的三倍。

若是按照他原先的设想,这次的代理费用最多也不过七八千万两白银罢了。

与此同时,他对大明商人的富有程度愈加艳羡。

难怪后世资料显示,仅晋商一家,将八大财团的库存白银相加,就已经远超一亿两白银!

这仅仅是晋商,要知道与晋商同等级别的还有陕商及徽商。

“看来大明并非真正的贫穷,只是朝廷和大多数民众罢了。”

朱瞻基心中感慨万千。

这些商人们平日里低调行事,加之太祖皇帝竭力压制。

表面看起来个个苦不堪言,但经历了这场拍卖之后,朱瞻基终于见识到了大明商界隐藏的巨大能量。

明末有人认为,资本主义早在明朝就已经开始萌芽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