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解语随口说出近日来在县里发生的事情,免得楚仁一直待在府上不了解情况。
“那日诸葛先生跟张伯伯离开之后,便有很多人提起你跟江源四句,之后也有人陆续来拜访。”
“不只是如此,下边的百姓之中也有很多人在谈论那首诗,现在人们都把你夸上天了,有人还说如果你参加科举一定能高中状元,大概率还能迎娶一位公主呢……”
楚仁了然,“我不会参加科举,也不可能娶一位公主的。”
“啊?为什么?”姜解语诧异起来。
以楚仁的才华,若是能够教导得让姜安虎都高中,那他自己不是能有更高的成就?
而且他似乎并不期待高中状元迎娶公主一事,难道他瞧不上?
“第一,我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辅导安虎,让他高中是我唯一的目标,我也许会参加科考,但肯定是在这之后。”
一旦自己也参加,必然无法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辅导姜安虎。
“第二嘛,如果我成了状元,比起娶公主倒不如娶一位尚书女儿,还能省去很多烦心事。”
姜解语对楚仁的回答有些感动,为了一个承诺,他竟然能够放弃自己的事情。
同时,她也忍不住默默对比起来,公主跟尚书之女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,为何让楚仁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。
说是散心,姜解语便的确带着楚仁四处散心。
这一路下来,楚仁也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人。
街边摆摊吆喝的小贩。
带着下人,趾高气昂的贵公子。
行色匆匆,自言自语的读书人。
还有光着膀子的苦力,衙门的差役,商铺老板……
江源县,说是一个县却一点都不小,今日算是让楚仁开了眼界。
这般走了许久,姜解语下意识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。
午后阳光照射之下,她的脸色带着大片红润。
楚仁心中不由道:“怎么动不动就脸红,害羞脸红就算了,这太阳晒一会也脸红……”
嘴上嘟囔几句,楚仁说道:“姜小姐,我累了,不如咱们去喝杯茶解解乏。”
姜解语笑了笑,眼睛眯成月牙,“好呀。”
下午时的茶馆内人不多,但也不算少。
零零散散的客人坐着,大家正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茶馆内说书人声情并茂的讲述。
那是一个为母报仇行侠仗义的故事,讲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叫好。
“这谭先生的说书功夫越来越好了,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听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,明明我也经常来喝茶听书,偏偏每一次听到的都是些从来没听过的内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