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白话三国志> 第65章 李郭之乱祸长安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5章 李郭之乱祸长安(1 / 2)

吕布兵败后,在青琐门外驻马,焦急地对王允说:“大人,局势已经无法挽回,您快走吧!”王允却一脸坚定地回答:“安定国家,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。如果不能实现,我愿意以身殉国。如今朝廷的幼主只能依靠我,在这种危难时刻,我怎能苟且偷生?你替我向关东的各位豪杰致谢,希望他们以国家为重。”李傕、郭汜等人攻入长安城后,屯兵在南宫掖门,他们疯狂地屠杀朝廷官员,太仆鲁馗、大鸿胪周奂、城门校尉崔烈、越骑校尉王颀等都惨遭杀害,死于这场战乱的官吏和百姓更是不计其数。

王允带着天子登上宣平城门,想要躲避战乱。李傕等人来到城门下,假装恭敬地伏地叩头。汉献帝愤怒地斥责他们:“你们怎能如此作威作福,放纵士兵肆意妄为?到底想干什么?”李傕等人却狡辩道:“董卓对陛下忠心耿耿,却无缘无故被吕布杀害。我们只是为董卓报仇,不敢有叛逆之心。等事情结束,我们愿意到廷尉那里去接受惩罚。”王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只能出城与李傕相见,结果李傕毫不留情,将王允以及他的妻子、宗族十多口人全部杀害。长安城中的百姓,无论男女老少,看到这一幕,都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。

王允,字子师,是太原祁人。他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气节,名士郭泰见到他后,对他的才华和品德大为赞赏,惊叹道:“王生前途无量,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啊!”郭泰虽然在当时已经是声名远扬的前辈,但还是主动与王允结交为好友。后来,三公纷纷征召王允,他先后担任豫州刺史等重要官职,还曾征召荀爽、孔融为从事,之后又升迁为河南尹、尚书令。等到他成为司徒,一心扶持王室,坚守大臣的气节,从天子到满朝文武,都对他十分倚重。董卓也曾信任他,将朝廷的事务交给他处理。华峤曾评价说,士人凭借正直立身,依靠谋略成事,秉持大义成就功名。王允当初接近董卓并分化他的权力,寻找时机揭露他的罪行,在当时那种复杂的局势下,他的做法看似与董卓合作,实则是为了拯救天下。他的出发点是忠义,所以接近董卓并非失去正道,分化权力也不算不义,寻找时机更不是奸诈,正是因为他的谋略和大义,才让他的行动最终回归到正道上。

李傕等人在报复完之后,将董卓安葬在郿地。可没想到,葬礼当天,突然狂风暴雨大作,董卓的坟墓被雷电击中,雨水灌进墓室,他的棺椁都被冲走了,仿佛连上天都在对他的恶行表示愤怒。

李傕因这次叛乱,被封为车骑将军、池阳侯,还兼任司隶校尉,持节都督军事;郭汜被封为后将军、美阳侯;樊稠被封为右将军、万年侯。他们三人掌控了朝政大权,在长安城中肆意妄为。而张济则被封为骠骑将军、平阳侯,屯兵在弘农。自此,长安又陷入了李傕、郭汜等人的黑暗统治之下,百姓们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看不到一丝希望。

这一年,韩遂、马腾等人率部归降,来到了长安。朝廷为安抚他们,封韩遂为镇西将军,命他返回凉州;封马腾为征西将军,让其屯兵郿地。然而,看似平静的局势下,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