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白话三国志> 第147章 司马芝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7章 司马芝传(1 / 2)

司马芝,字子华,河内郡温县人。年轻时以书生身份避乱荆州,在鲁阳山遭遇贼寇。同行的人纷纷丢下老弱逃亡,唯有司马芝守护在母亲身边不肯离去。贼寇持刀逼近,司马芝叩头哭求:“母亲年老,恳请诸位放过她!”贼寇感叹:“这是个孝子,杀他不合道义。”司马芝因此幸免于难,随后用简陋的鹿车推着母亲继续逃亡。他在南方隐居十多年,亲自耕种,坚守节操。

曹操平定荆州后,任命司马芝为菅县县长。当时天下初定,很多人不遵守法度。菅郡郡主簿刘节是地方大族,为人豪侠,家中宾客千余家,这些人在外为盗,在内扰乱吏治。司马芝到任后,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入伍当兵。掾史劝阻道:“刘节家从未服过徭役,这次必定会藏匿门客,给县里留下隐患。”司马芝不予理睬,写信给刘节:“您是地方大族,又身兼郡中要职,却纵容宾客从不服役,百姓早已怨声载道,甚至流言传到上级那里。如今征调王同等入伍,请及时遣送。”

士兵在郡中集结后,刘节果然将王同等藏匿起来,还指使督邮以军事为由责难菅县。县中掾史走投无路,请求代替王同服役。司马芝却快马疾驰至济南,向太守详细陈述刘节的罪状。太守郝光一向敬重司马芝,竟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入伍。青州百姓为此称赞司马芝“能让郡主簿去当兵”。

后来司马芝调任广平令。征虏将军刘勋深受曹操宠信,为人骄横,又是司马芝的同乡旧识。他的宾客子弟在广平境内多次犯法,刘勋写信给司马芝(信中不署姓名),多方请托包庇。司马芝不予回复,一概依法处置。后来刘勋因谋逆被诛杀,与他交往的人大多获罪,唯独司马芝因公正执法受到称赞。(《魏略》记载:刘勋字子台,琅邪人,中平末年任沛国建平县长,与曹操有旧交。后任庐江太守,被孙策击败后归附曹操,封列侯。刘勋自恃与曹操旧情,日益骄横,多次犯法并诽谤朝政,被李申成告发后处死,其侄刘威也被免官。)

司马芝升任大理正(司法长官)时,有人盗窃官藏丝织品丢在厕所旁,官吏怀疑是织女所为,将其逮捕入狱。司马芝指出:“施用刑罚若有过失,往往因苛暴而起。如今先查获赃物再逼供,如果犯人经不起刑讯,就可能被迫认罪。靠刑讯得到的供词,不足以断案。况且简明易从,才是治理的大道。不放过有罪之人,只是平庸的治世之道。如今宽宥可疑之人,弘扬简易的道义,不也是可行的吗?”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。

此后,司马芝历任甘陵、沛国、阳平太守,所到之处皆有政绩。黄初年间,他入朝担任河南尹,抑制豪强,拒绝私人请托。一次,有宦官想通过司马芝的妻子的伯父董昭(时任朝廷重臣)说情,董昭竟也畏惧司马芝,不敢代为通融。司马芝还向下属发布教令:“君主能设立法度,却不能保证官吏不犯法;官吏可能犯法,却不能保证君主不察觉。设立法度却有人触犯,是君主的不足;犯法而被察觉,是官吏的灾祸。上有不足,下有灾祸,政事怎能清明?大家务必自我约束!”下属官吏从此无不勤勉自励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