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鬼子而言,虽然在太原针对张云峰的歼灭战很重要,但南京毕竟是一国首都,其重要性还是超过太原许多。
在太原会战被张云峰提前点燃的同时,鬼子针对南京的进攻也开始展开。
11月30日,鬼子参谋本部正式下达了命令,要求华中方面军和海军协同作战,一起攻占中国首都南京。
12月1日,日军第10军遵照方面军的命令,部署第114师团沿溧阳、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。
第6师团沿广德、洪兰埠公路行进,跟在第114师团身后,同样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。
国崎支队受命沿广德、郎溪公路进占太平,事成之后渡江迂回至浦口附近,切断南京守军向北撤退的路线。
第18师团经宣城向芜湖进攻,切断南京守军向西撤退的路线。
一时之间,鬼子兵分七路,合计25万大军,外加海军的协助,水陆并进大举进犯南京,誓要一鼓作气拿下南京首都。
而与之相对的国民政府,此时却已经拿不出兵力加强南京的防御。
不久前的淞沪一战,凯申校长的家底,中央军的精锐,尤其是那些德械师等最为精锐的部队都已经消耗殆尽,各地方部队前来增援的精锐也全部损失严重,堂堂一国之首都,竟然面临短时间内无兵可调的局面。
最后经过凯申校长辗转腾挪,好歹给南京准备了十五万部队当做守军。
其中有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、第87师和第88师,由于刚经历大战,这三个师没有一个满编。
加上从其他地方抽调来的10个师,总共有13个师,再加上由军事学院的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1万2千余人、宪兵部队、江宁要塞部队,满编将有18万人左右。
然而这些部队里面,除去第10军的第41师及第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,其余部队都是之前经历淞沪会战,部队编制被打残,从上海战场撤出,正在整补中的残部。
所以这些部队实际上没有满编,而且其中仅新兵就占了3万人左右。
除此之外,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还是由唐生智担任,基本和历史上没有太大出入。
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摆在台面上了,南京一战没有什么花招可讲,打的就是硬实力。
也正是因此,目前不说中国军民,就连国外的各个西方列强,对于此战的预测也是极度悲观。
而且这个悲观并不仅仅是指南京一战,同时还包括正在进行的太原会战,华北战场的各个小型战役,甚至是囊括整个抗日战争。
在诸多所谓世界军事学家眼里,中国首都南京、重镇太原的丢失已成定局,接下来鬼子只需要南北夹击占领中原,而后一路南下,中国就再无力支撑。
亡国,成了如今萦绕在许多中国人心间的阴云。
凯申校长现在承受的压力也很大,统战部会议室每天都是坐满了人,但是说来说去,似乎都是死路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