贼寇刚剿灭一空,已到三月中旬,乡下奏报自正月无春雨,已有旱像。又忙着联络士民,至龙王庙祷告祈雨。
然后这近半月间,听闻了哪里都在传言这农会和自动水井之事。
宋文瑞是邳县人,是崇祯四年的恩贡生,七年时补为巩县知县,来巩县不足一年,和同期学生互通书信,皆告之不能听信本县胥吏,凡大事,切要查证验视,否则定被一众地头蛇架空。
次日,宋文瑞带着自小跟着的两个书童,扮做富商,天微亮即从东门而出,沿河而上。
如今正是烟花三月,时节已过谷雨,田中的秧苗新发嫩叶,正是雨生百谷之时。
泗河两岸皆青柳,河水不大,缓缓流淌,往北面汇入洛河。
虽天刚亮,乡道上早有村民,来到河边担水,宋文瑞问道:“老伯,村中无井?还要来河边担水。”
老伯没好气的说:“哼,我们刘家沟可没那么好命。”说完,急着要走。
宋文瑞拦住,好声问道:“老伯,我也听说这周家沟的事,你们不也成立农会就能打井?”
老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,“和你这外乡人说不清,你看我们村的麦苗成啥样了。”胡乱指了一下,径自挑着水急步回村。
宋文瑞顺着老伯指向,路东不远处,即为刘家沟的农田,麦叶已有些泛黄,地皮发白。田地间有农夫用水瓢正在从木桶里舀水浇灌。
继续沿着河边乡道南上,地势渐高,走了半个时辰,走了有三四里,便是焦沟。
进了焦沟村地界,乡道上人明显多了起来,越往村口,人越多,拉着板车在乡道上来往。
村口挨着乡道设有两间凉棚,棚下设灶烧水,有简易的桌凳。有村民操持。
宋文瑞走的有些口渴,便和书童坐下,唤道:“小儿,来壶好茶。”
村民听了,哈哈大笑,“这位外乡的老爷,我们这里不是茶铺,这是供来往客人休息的服务站,给您倒两碗便是,不收钱。”用粗瓷碗,给宋文瑞及书童倒上茶水。
宋文瑞猛喝了两口,问道:“服务站?此名甚好,我看你也是烧的煤球,这不得费钱?你又不收茶钱,岂不是要亏。”
这村民趁眼下无事,闲聊道:”老爷不知,我看守这个,可是我们焦沟农会的产业,这钱自然是农会出,我只是在这里做工。“ 言语间充满自豪。
宋文瑞惊异道:“你们焦沟也有农会?不知你每月看守此服务站,工食银多少。”
这村民笑道:“我们农会可是我们付姓亲族好不容易求来的,我年纪大了,只是杂工,只是今日被临时派到这里,就这每月也有一两工食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