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如此,这斯特林式蒸汽机和小水泵,也比传统的砌砖水井提水效率高太多,对于明末的人们来说,这已经是农作神器。
宋文瑞颔首点头,心道看来此物确是这周怀民所造,仍有瑕疵,听其言,颇为难造。问道:“这就是为何必须要建农会才可打井的原因吧?”
周怀民笑道:“正是,其实给村里的田里供水,远不是一个打井那么简单。这蒸汽机只是一个工具,更麻烦的事是人心。需要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,合力开挖沟渠,还要建设抽水站,运输煤炭,并需要派遣得力的维护工,时常来维护,指派看护工,这看护工的选择和调遣都是麻烦事。”
宋文瑞惊异,这人年纪不过十几岁,竟能深知这政务之道,这为民办事可不就是这样,事是最容易做的,主要是钱难凑,人难管。
没钱,你做什么事。
有钱,也不一定能做成事。
宋文瑞现在初上任,近几个月就是被钱所困,修补城墙,招募乡勇,采买原料,打制兵器,哪样不得花钱?
让乡绅义捐,都是给个一二百两,意思意思,给知县老爷个面子,你再是县尊,总不能天天让捐吧?
宋文瑞想到这里,便问道:”这农会要给村民发工食银,这打井器械也是耗铜耗铁,工匠亦是开支,岂不是村村建立农会越多,亏损就越多?“
周怀民笑了笑,答道:”可不是,农会还包了成员的亩税和丁税。“
宋文瑞知道,故作惊讶,“嘶……”
“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你有多少财力能为村民包这两税?虽然有些大户为佃农包税,也只是包的亩税,而且地租普遍高达五六成,转嫁而来。”
“所以农会才需要成员缴纳当季收成的三成,而不是定额地租,只按生意来说,农会的要求不高吧?”
宋文瑞点了点头,“不高,甚至说,如果收成不好,你极可能会亏。”
周怀民指了指水泵,“所以我才绞尽脑汁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,粮食产量想快速提高,最快的办法就是供水,而不是靠天吃饭。其次是施肥,我这里的肥,是改良过的,还会提高一些产量。这两样办法,是最能立竿见影的。“
“你还懂农事?你这施肥是如何改良?”
周怀民讪笑道:“这个是商业机密,恕不透漏,不过我这肥也没办法卖,目前村民自用还不够。”
“不能卖,你怎么挣钱?”
“这也是农会运作的一环,未必要环环挣钱,有些就是服务,但整体来说,只要有微薄的利润即可运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