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里不禁连连赞叹,此子真乃经济治世之才,如此小的年纪,竟能参透如此玄妙的学问,我愧学半生,竟在他再三讲解之下仍是难懂。
“你还有其他的货没有,刚你说的你们自己做的松江布在哪里?”
“有,就在隔壁。”两人来到隔壁美妆店,张元秀赶忙迎上。
宋文瑞摸了摸布匹,疑道:“这真不是松江布?”
周怀民苦笑道:”真不是,我们村里织的。“
“那这一匹布你们肯定赚不少钱。”
“这个真不赚钱。”周怀民听到如此说,真的快冤死了,这个是真的亏钱。
但宋文瑞是怎么也不相信的,他只说先采买两匹,待回去给主家看了再说。
“杨掌柜,这已到中午,你一路走来,一定也饿了,我们不妨去食堂吃饭,便吃便说,这布匹一会你走时再给你带上。”周怀民看了看门外的日头。
宋文瑞笑道:“既如此,那真是多有叨扰。”
周怀民带着宋文瑞回到平安堂。
宋文瑞刚就对这社兵看守的大院好奇,发现现在自己就能进,还有许多人进来进去,感觉也没什么神秘的了。
这食堂是院子的倒坐房,进了食堂,是四列五排的方木桌,后面是伙房。
“年婶,今天有远来的贵客,上些好菜。”周怀民冲伙房喊道。
周怀民请宋文瑞上座,自己陪着。两个书童在另外一桌落座。
宋文瑞环视四周,见食堂里人来人去,这些人见了自己都点头示意,侧脸问道:“你这还包吃?”
“包,不过人不多,仅几个主事和掌柜来这里吃,我大嫂带着三个孩子也不便,都来这里吃。”
宋文瑞颔首点头,看着年婶端来饭菜。
有炒油菜、咸芥菜、韭菜炒鸡蛋。
又端来一盘白菜炖肉,这厨娘还说声贵客请慢用。
看来这个应该就是周怀民说的好菜了。
还有杂面馒头,配萝卜丸子汤,都是常吃的农家家常菜。
“你们平时就吃这些?“
周怀民愣了一下,“那我们应该吃什么?这些已经很好了。现在我们开支很大,食堂还是要省着点。近年有些干旱,收成也不好,我听闻汝州、开封一带,已有饿死人的现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