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明末: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> 第93章 未来的格学家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3章 未来的格学家(2 / 2)

众人皆道:“没听说过。”

年邦弼一边在主屋柜台拨着算盘,摇头笑道:“他们乃本朝之医学家。”

周怀民笑道:“正是。前朝写《王祯农书》的王祯,此乃农学家。凡是在各行各业、各流各派,仔细钻研,或如孔子般喊出不世之理;或如改良工艺,如曲辕犁,造福万民;或如李时珍、王祯等人,着书集大成者,惠及后世;都为大家。”

又道:“而工匠呢,只为养家糊口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不善质疑,不思改良,不喜研究。”

“你们是想做大家呢,还是想做工匠呢?”

苏绍喜道:“我字都识不全,我也配做大家吗?”

不待周怀民答,年邦弼道:“允贞初来时,地黄等常见药材都不认识,现在,特别是最近几天,刻苦发奋,聪慧好问,天天来求教我,现在已粗通号脉了。你还不如一个女子吗?”

周怀民闻听心喜,笑道:“允贞若这样下去,三年小成,五年大成,十年即为我大明第一女医学家是也。”

隔壁的保安堂院里,传来禹允贞的声音:“民哥,借您吉言,十年后也许天子会给我颁这个名号呢。”

周怀民心里可笑,十年后,崇祯坟头草都一米多高了,大明余额已不足,他倒是想给你颁,但他的实力不允许啊。

“正是,所以不懂就学,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还要边学边做,边做边学,从实践中获取灵感,到实践中去验证灵感。”

禹廷璋道:“这便是你之前说的实证法。”

“子曰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是一样的道理。苏绍喜,你要多认字,不懂了就去请教你妹妹。”

周怀民道:“如抽水机,如轧棉机,如高炉冶铁,如煤渣路,都是我从《大学》中悟出的格物之学中获得,格学之道,在于富民。各位,我希望你们未来有一天,也能成为格学家。”

说完,端起凉白开,笑道:“未来的格学家,我代表农会村民向大家请求,在做工常怀质疑之心,常思改良之道,如何?”

众工匠听周怀民在石桌一言,如拨云雾而见青天。

若真论手艺和气力,周怀民都不如在座各位。

而各位工匠缺的,是横跨蒸汽时代、电气时代、信息时代、智能时代的视野和格局。

各位工匠听了周怀民谆谆教导和激励,仿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,前方忽有一盏明灯,为自己照亮了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的方向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