梳棉房的女工把梳好的棉卷成络条,放入篮筐内,抱到纺线房。
邢掌柜几人又赶忙跟着女工过去,进了纺线房,邢掌柜总算看到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新式纺车。
只见新式纺车和老式纺车完全不同,新式纺车有铸铁底座,底座上安插两个铁柱。
邢掌柜问:“这个用实木底座就可以吧?”
周怀民解释道:“刚开始确实用的实木座,但实际生产中发现,实木底座会让绕线器摇晃,造成捻劲不均匀的情况。才改为铸铁的。”
只见一个中空的绕线器架在底座上,通过一个大重轮带动。
纺线女工将棉条一端手工捻出短纱线,穿过绕线器上的孔,并系在绕线器的铁环上,绕线器转动,捻劲十足,并把捻后的细线缠绕在另一个支柱上的线轮上。
虽然看起来结构简单,但邢掌柜观察女工操作许久,才看明白。
因为人都会有思维定势,经常看老式的纺车,就很难去推翻原有设计。
邢掌柜和牛掌柜越看越喜,真的想上手亲自尝试一下,但还是忍住了,初次来,还是稳重一些。
几人出了纺线房,来到大院。
邢掌柜还在回望各个厂房,兴奋的说道:“周会长,我算是服气了,我就说嘛,你们的线又细,价格还便宜,一定有内情。今天总算是瞧明白。”
吕兆琳心道,这姓邢的是个行家,看来他这次真的收获很大。
不过周会长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意图,但自己怎么都想不明白他图什么。
邢掌柜搓着手掌,问道:“周会长,这些机械出自何人之手,此人竟如此才智?”
周怀民笑道:“才智并非来自一人,才智都是从人民中来,又到人民中去。”
邢掌柜不信,但他也只是好奇,并无想挖人的心思。
周怀民并没有说谎,现在他根本没精力也没时间去关注这么多产业的工艺改良。
想靠一个人去改变整个市场的生产力,那是不可能的。
周怀民顶多偶尔为工匠们提供一些思路。
现在核心厂坊里二三百个工匠,有铁匠、木匠、漆匠、窑工、冶金工、绘图、雕刻工、泥瓦工等等,只要能想到的,他们什么做不出来?
如果你非要说让他们给我搓个原子弹看看,那属于抬杠。
只是说,在当前的工艺和材料水平下,只要能做的基本都能做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