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真有特别的,就是这里的窗户,都是安装的玻璃。
他首次见琉璃如此奢侈感到震惊,但现在也明白了,这玻璃在周记产业里并非是特别贵重之物。
进入平安堂,和在嵩山玉女峰聚义堂,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。
屋内格局分左右,左边是会议区、右边是办公区。
正如李莽所说,会议区就是两张普通的木桌拼成,众人随便找位置坐,正首位置啥都没有,没有条案,也没有八仙桌,就是一面墙。
墙上挂着一块黑漆木板,两边张贴确实有地图。
办公区就是三排桌子,放有笔墨纸砚。最里面是一排木柜。
因为窗户都安装了玻璃,室内还是比较亮堂,屋里装了煤炉,挺暖和,这在玉女峰上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各自落座,周怀民一一为他介绍了一下。
“这是咱文教堂的陈知事,陈世俊。”
“世俊,给你介绍一下咱们保民社的各位要员,这是度支堂年叔,报社陈应魁,农会总务黄必昌,保民营总务张国栋、操练周怀庆、军需周昌鹤,格物堂苏绍喜,保户堂付惟贤,农事堂黄必功,商务堂周怀祺,杂货堂李升。”
“保安堂禹允贞今日有事,来不了,这是大夫韩云英代为议事。”
陈世俊一一见礼,心中感叹万分。
这群人和玉女峰上那群武人,真是格外不同。
这几日在杨家庄,和杨老爷、熟识的王老爷交谈,他们言语中对李际遇、杜二等人甚为鄙夷,称之山大王。
而这保民社众人,各自负责有产业,涵盖兵、农、工、商、医、文,管着本县大大小小的厂坊、工人和杂货店。
怪不得周怀民能随手拿出一千条棉被,养活起几百名社兵,铺路架桥,造武器,造炮。
想想自己曾经在玉女峰上的日子,要么吃饭烤肉,要么切磋武艺,要么下山打粮,为部众分粮。也确实是山大王。
而这群人组织严密,一环扣一环。
自己虽无功名,但自小能写会算,精通医道,在商务堂里却听的云来雾去。
要说自己一个新来之人,本该防备一些,但这几日,周怀祺陪着自己一一讲解,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啊。
这几日他在杨家庄办公,最大的感受是,周怀民此人的声望极高。
自己之前确实对他有误解,因为即使他作假,杨家庄那么多和他接触的人是做不了假的。
无论是士绅、厂长、社兵、女工、男工,只要提到周会长,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信任。
也见到有一些工人到杨家庄闹事,主要是针对做工期间的一些奖罚、克扣工钱有意见,来商务堂告厂长的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