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杨竞把刺杀案往高句丽遗民身上扯,主要是有两个考虑:一是一旦是大梁影卫组织刺杀的这件事暴露,文官集团和军功集团肯定借此发难,主张对大梁用兵。
但是这个时候对大梁用兵,和杨竞的总体战略不符,所以杨竞不能给朝臣借题发挥的借口。所以杨竞才把刺杀案赖在了高句丽遗民头上。
二来也是因为杨秀宁和杨竞奏报,高句丽移民并不算安稳,杨竞也想着借着刺杀的借口,整理一下高句丽遗民。而且杨秀宁在高句丽半岛杀戮过重,杨竞这也是给杨秀宁解套。
政治从来都是这样,不看实际、只看利益。
“于卿,你代理政保署卿也快半年了,这次查办刺杀案有功,那个代理就去掉吧,正式任政保署卿”
“臣谢陛下”于冰半年之内,从正七品升到了正三品,火箭一样的升官速度。
就在杨竞还要和于冰研究些什么的时候,罗宣进来了,手里还拿了一堆折子,“陛下,折子到了”
“都是些什么折子啊?”杨竞随意的问道。
“回陛下,大都是各地请安的折子,还有一个,是内阁弹劾羽林卫中郎将肖青的折子”罗宣说道。
“弹劾肖青,他怎么了?”杨竞奇怪的问。杨竞奇怪的不是内阁弹劾肖青,他只是奇怪肖青有什么值得被弹劾的?他这个羽林卫中郎将虽然是正四品武职,但是说穿了就是个保安头子,天天形影不离的守在杨竞身边。
“陛下,内阁在折子里说了,肖将军护卫不力,导致陛下险招刺杀”这些折子通政司都看过,罗宣一五一十的把折子内容和杨竞说了。
“扯淡,这刺杀和肖青有什么关系?”杨竞不满的说道。他知道了,这是内阁在借题发挥呢。
“那陛下,这个折子留中?”罗宣问道。
“直接驳回”杨竞没打算内阁留面子,“另外,通政司拟旨,羽林卫中郎将肖青升任守备军第二军参将,原守备军第二军参将金成吉调任工部右侍郎。黄金部队指挥使调任羽林卫指挥使,黄金部队指挥佥事方荣升任黄金部队指挥使。于冰正式任政保署卿”
“另外,罗宣升任通政司文案司主事和刘云授银青光禄大夫的旨意一同发布”杨竞进行了人事调整。
“肖青、金成吉、于冰和罗宣的旨意明发,金山和方荣的旨意传达到六部九卿的范围”虽然黄金部队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了,但杨竞还是想控制一下知悉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