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!不好了!太……太上皇派人传旨,命……命陛下立刻停止抵抗,开城……开城迎降!”
小黄门尖利惶恐的声音,像一盆冰水,兜头浇在刚刚升腾起一丝希望的朝臣心头。
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。
如果说刚才宣化门告急是外部的重压,那么此刻太上皇的这道旨意,就是从内部捅来的一把致命的刀子!
前线的将士还在浴血奋战,新任的东京留守刚刚领命而去,陛下刚刚才用雷霆手段震慑了主和派,要誓死守城……结果,太上皇却要开城投降?!
这算什么?
一瞬间,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龙椅上的赵桓身上。有惊愕,有惶恐,有幸灾乐祸,也有深深的担忧。
李邦彦几乎是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,脸上混合着狂喜和难以置信。太上皇的旨意!这简直是天降甘霖!他刚才被赵桓吓破了胆,正愁无计可施,这下好了,有太上皇撑腰,看你这个小皇帝还怎么硬撑!
“陛下!您听到了吗?是太上皇的旨意!”李邦彦的声音都有些变调,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激动,“太上皇圣明!他老人家才是真正为社稷苍生着想啊!快……快遵旨吧陛下!”
“请陛下遵太上皇旨意!”
“太上皇旨意大于天,陛下不可违逆啊!”
刚刚被压下去的主和派官员们,如同找到了主心骨,纷纷跪倒在地,声浪比之前更大了几分。他们看向赵桓的眼神,也少了几分敬畏,多了几分有恃无恐。
毕竟,这位新君登基才多久?太上皇赵佶虽然退位,但积威犹在,尤其是在这帮旧臣心中,分量远超这个年轻的儿子。
吴敏等主战派官员则是面色铁青,心急如焚。
“陛下!万万不可!”吴敏再次出列,声音都带着颤抖,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!何况……何况如今是陛下当政!城防军务,岂容太上皇干预?!”
“放肆!”李邦彦立刻跳出来指着吴敏,“吴尚书!你敢非议太上皇?眼中还有没有君父?!”
“君是君,父是父!”吴敏毫不退让,瞪着李邦彦,“如今临朝执政的是当今陛下!太上皇既已禅位,便该颐养天年,岂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,下此乱命,动摇军心?!”
“你……”李邦彦气得语塞。
“够了。”
赵桓的声音依旧平静,听不出喜怒。他缓缓走下御阶,一步一步,走向那个瘫软在地的小黄门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移动。
龙靴踩在冰冷光滑的金砖上,发出轻微而富有节奏的声响,每一下,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坎上。
他走到小黄门面前,蹲下身,看着那张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脸。空气中弥漫着香炉的烟气,混杂着小黄门身上因为奔跑而散发出的汗味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、来自殿外寒风带来的硝烟气息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赵桓问道,声音很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