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赵桓缓缓吐出一口浊气。心理战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,但只要持续下去,必他然会像蚁穴一样,慢慢侵蚀金军这座看似坚固的大堤。
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城外那些木杆上的身影,眼中的愤怒依旧,但多了一份冷酷的算计。
完颜宗望,你想玩心理战?
“……那就看看,谁的手段更高明!谁,更能抓住人心!”
赵桓的目光从城外那些惨烈的木杆上收回,冰冷的决心在他眼中凝聚。他猛地转身,看向身旁的李纲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:
“李卿!立刻传令下去!那些攻心书信,用最好的弓手,务必给朕射入汉军、契丹军营帐最密集之处!还有那饭食香气,今日午时,必须让城外三里可闻!”
“臣遵旨!”李纲精神一振,立刻就要去安排。心理战已然展开,必须将效果最大化!
然而,他刚一转身,一名神色慌张、衣着不起眼的内侍便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了高台边缘,顶着寒风,急趋几步来到赵桓身后,压低声音道:
“官家,陈指挥使紧急密报!”
内侍双手呈上一枚小小的、封着火漆的蜡丸。
赵桓心中一动,接了过来。这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!陈过庭那边有发现了?他捏碎蜡封,展开里面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条,目光迅速扫过。
纸条上的字迹极其简略:“军器监杂役赵全行踪诡秘,疑与城西‘张记铁铺’暗通。铺主张三身份可疑。刘副使(刘延庆)近期与赵全接触频繁。请示下一步,是否控制赵、张二人?”
没有惊天动地的消息,没有确凿的证据,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,却让赵桓的心猛地沉了下去!
军器监!刘延庆!
他最担心的事情,果然有了线索!而且牵扯到了刘延庆这个军器监的实权副使!
他将字条递给旁边的李纲和吴敏。
两人看过之后,脸色同样变得无比凝重。
“陛下,果然……”李纲声音低沉,“军器监乃国之重地,刘延庆此人……素有贪墨之名,又与福宁宫过从甚密……若他真的……”
“若他真的通敌,那后果不堪设想!”吴敏接口道,语气带着惊惧,“我大宋的火器、神臂弓……这些赖以抗衡金贼的利器……”
“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。”赵桓打断他们,强迫自己保持冷静。虽然疑点重重,但在没有铁证之前,绝不能轻易动刘延庆,否则打草惊蛇,或者引起军器监哗变,都是灾难性的后果。
“这个赵全……管勾,职位不高,却能接触到一些外协事务。”赵桓回忆着军器监的构成,“张记铁铺……一个普通的铁匠铺?”
“恐怕不普通。”李纲摇头,“能让军器监官员深夜密会,甚至可能涉及传递机密之物,绝非寻常铁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