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深沉,寒风在皇城司阴森的庭院里打着旋,卷起地上的残雪和一股难以言喻的血腥气。
赵桓站在廊下,望着远处福宁宫的方向,目光幽深。与父亲赵佶的对峙,撕裂了最后的情面,也暂时压制住了来自宫廷内部最大的威胁。但他的心,并没有丝毫放松。
梁师成、王霖、张三……这些被摆在明面上的棋子被拔除了,但他们背后牵扯出的网络,尤其是那本关键账册和神臂弓图纸的下落,依旧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剑。更重要的是,城外的数十万金军,才是迫在眉睫的生死大劫!
姚平仲和王宗濋的覆灭,证明了单纯依靠外部勤王军队强行解围是何等艰难。汴京,必须自救!而自救,不仅需要守住城墙,更需要……一支能够在外围搅动风云、真正协调各路勤王兵马的力量!
一个名字,如同幽灵般,在他脑海中浮现。
赵构……康王赵构。
他那个历史上以“能屈能伸”、“精于骑射”闻名,最终却南渡建立偏安朝廷,甚至不惜杀害岳飞以求苟安的九弟。
作为一名历史的研究者,赵桓对赵构的评价极其复杂。他鄙夷其后来的软弱和对武将的猜忌,却也不得不承认,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,赵构能从一片废墟中拉起南宋的架子,延续赵氏国祚百余年,其政治手腕和生存能力,绝非寻常。
至少,比历史上那个最终被废黜、客死他乡的自己,要“成功”得多。
那么,现在这个时间点,赵构在哪里?在做什么?
赵桓记得,历史上的第一次汴京之围,赵构似乎……曾作为人质被派往金营?又因为金人嫌弃他地位不够高,或是觉得他不像个软弱亲王,而被放了回来?随后,好像是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,出外募兵……
但现在,历史已经被他这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彻底搅乱!他强硬抵抗,没有与金人虚与委蛇,自然也没有派赵构去当人质。那么,赵构……应该还在城内?
这个念头让赵桓的心跳微微加速。
一个还未经历金营之行、未被任命为大元帅、此刻身陷围城的康王赵构……他会是什么样子?他对自己这个突然变得强势狠辣的兄长,又会是什么态度?
更重要的是,在如今外援断绝、内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,赵构……是否是他手中唯一一张,可以打出去的、用来在外围整合力量的牌?
派他出去?让他去组建勤王大军?
这无异于放虎归山!赵桓太清楚赵构的能力和野心了。一旦让他脱离汴京这个牢笼,手握兵权,天高海阔……南宋的剧本,岂不是要提前上演?!
可不派他去,又能派谁?宗室之中,还有谁比他更有能力、更有声望去号召天下兵马?难道真的要坐等城破,大家一起玩完?
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,一个巨大的赌博!
“陈卿。”赵桓转过身,看向一直恭立在旁的陈过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