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2章 暗流·疾(1 / 2)

怀州城外,沁河畔的御营大寨,在粘罕主力悄然南下的头两天,尚是一片按部就班的景象。

卯时刚过,天色微明,寒气逼人。赵桓裹着一件厚实的羊皮裘,站在中军帐前的望台上,看着远处岳飞的神武右军正在进行晨操。与其他禁军营盘的喧哗不同,岳飞的营区号令清晰,队列整齐,士兵们动作划一,沉默而坚韧,透着一股与旧式宋军截然不同的肃杀之气。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汴京血战的老兵,眼神中带着一种百战余生的沉凝。

“岳都统练兵,确有章法。”旁边,负责扈驾的殿前司都虞候李进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。他是个沙场老将,自然看得出门道。

赵桓微微颔首,没有说话。这支军队是他未来的倚仗,也是他敢于亲临怀州、行此险招的底气之一。目光越过营寨,投向北方茫茫的太行山脉,那里,韩世忠、种师中、折可求三路兵马,如同三根投入浑水的搅棍,正在执行着他布下的棋局。

“官家,风大,还是回帐吧。”张望适时地递上一杯热茶。

赵桓接过茶杯暖手,嗯了一声,走下望台。帐内,怀州本地送来的粮秣账册堆在一旁,几名随驾御史正在低声核对。战后重建,千头万绪,即便是在这前线行营,政务也从未停歇。

“派去韩太保军中的信使,可有回报?”赵桓坐下,随口问道。

一名负责军情的内侍上前躬身道:“回禀官家,昨日晚间收到韩太保前锋营快马回报,韩太保率部进入辽州地界后,已与金贼挞懒部前哨接战数次,斩获百余级,挞懒部已收缩防线,韩太保正在寻机深入。”

“斩获百余级……”赵桓手指轻轻敲着桌案,这个战果不算大,但也说明韩世忠确实在行动,并且成功吸引了挞懒的注意。“伤亡如何?”

“韩太保未细说,只言‘尚可’。”

赵桓眉头微蹙。“尚可”往往意味着伤亡不小。韩世忠孤军深入,确实不易。“传令下去,再送一批箭矢、药材去韩太保军中,告诉他,袭扰为主,不必浪战,保存实力为要。”

“喏。”

接下来的两日,行营的气氛依旧是外松内紧。赵桓每日处理军报文书,巡视营防,与岳飞、李进商讨防御细节,甚至抽空召见了几个怀州本地的耆老士绅,安抚人心。一切似乎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。

黄昏时分,岳飞匆匆入帐求见,甲胄上还带着风尘。

“官家,”岳飞屏退左右,声音低沉,“今日外围哨探,在沁水上游发现异常。”

赵桓搁下手中的笔,抬眼看他:“讲。”

“我军哨骑在河对岸山区,与一股约数十人的金军精锐斥候遭遇,”岳飞走到地图前,手指点在怀州西北方向的山区,“对方极其悍勇,装备远胜寻常哨探,更像是……死士探路。我方折损三人,才将其惊退。据幸存哨官回报,敌骑行动极有章法,并非随意游弋。”他顿了顿,“而且,这几日,行营外围五十里内,此类小股、凶悍敌骑出现的次数,明显增多了。”

赵桓起身,走到地图前,目光落在岳飞所指的区域。粘罕加强侦察是必然的,但“死士探路”……这不同寻常。“让哨探收缩范围,加强彼此联络,不可轻易与其纠缠。营中各部,暗中加强戒备。”

“是。”岳飞应道,“末将已下令。只是……这些金贼斥候的行动轨迹,似乎不仅仅是刺探我军虚实,倒像是在……清扫特定路线上的障碍,或是……为某种大规模行动做前导。”

赵桓手指在地图上那片山区缓缓移动,视线在太原、怀州以及韩、种、折三路兵马的预定位置之间逡巡。蒲察石家奴在太原的“猛攻”仍在继续,挞懒被韩世忠牵制在北面,种师中和折可求应已接近泽州和高平……娄室呢?按理他应在东面,为何精锐斥候会出现在西北山区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