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孙学士所言极是,天家骨肉,不宜轻动刀兵。”
“废为庶人,圈禁终身,已是极刑,足以警示天下。”
“保全皇家体面,方能安定人心。”
御座之上的赵桓,面色平静,看不出喜怒,只是那双深邃的眸子,在珠帘之后微微闪动了一下。
就在此时,武将队列中,一人排众而出,甲叶铿锵,声如洪钟,正是殿前司都虞候李进。他在汴京保卫战中屡立战功,又负责扈驾怀州,颇受赵桓信任。
“陛下!”李进抱拳,对着孙觌怒目而视,“孙学士此言,末将不敢苟同!”
孙觌眉头一皱,不悦道:“李将军有何高见?”
李进哼了一声,声音如同出鞘的钢刀:“赵构小儿,勾结金虏,另立伪朝,分裂国家,此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!其罪行罄竹难书!河北之地,多少将士因其叛乱而枉死?多少百姓因其荼毒而流离失所?若仅以‘圈禁’了事,何以告慰那些屈死的英魂?何以平息河北军民的滔天怒火?!”
他转向赵桓,再次抱拳,语气斩钉截铁:“陛下!慈不掌兵,义不掌财!对待此等叛国逆贼,唯有以雷霆手段,明正典刑,将其斩首示众,传首河北!方能震慑宵小,以儆效尤!让天下人都看看,背叛大宋,与官家为敌,是个什么下场!”
李进此言一出,殿内武将队列中顿时爆发出更为激烈的响应!
“李将军说得对!不杀此獠,不足以泄愤!”
“请陛下降旨,将赵构千刀万剐!”
“此等国贼,当诛九族!”
文臣武将,泾渭分明,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在大殿之上激烈碰撞,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起来。
李纲看着眼前这一幕,眉头锁得更紧。他知道,此事绝非简单的杀与不杀。他上前一步,正要开口调和,却被另一个声音打断了。
“陛下,臣……臣以为,孙学士与李将军所言,皆……皆有其理,然……或皆非至善之策。”
一个略显清瘦,穿着从七品青绿色官袍的年轻官员,从文臣队列的末尾,缓步走了出来。他面容白皙,眉目疏朗,神态间带着几分谦和,但眼神深处,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……一丝难以察觉的精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