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博望烽烟·李典归阵
第一节 烽燧告警与典册焚烟
心域城的护民共鸣网突然炸开银蓝色涟漪,陈果腕间的护心绳齿轮发出裂帛般的锐响——那是李典镇守的博望坡护民垒传来的“焚典警报”。齿轮纹路在地面投射出焦黑的竹简影像,简册上“护民”二字被紫雾啃噬成“焚民”,夹杂着箭矢破空声与孩童的惊啼。
“是李曼成的护民典册!”柳如烟的冰棱战戟骤然凝结出箭簇状冰晶,雾纹胎记映出百里外的博望故垒:李典的青铜护民甲斜倚在崩塌的烽燧旁,甲胄上的简册纹章被烧得焦黑,每片甲叶翻动时,就有火星溅出——那是圣典残部用“焚城咒”炼制的记忆之火,正吞噬着他守护百姓的过往。
锻造工坊内,张辽的护民战旗与于禁的堰甲同时震颤,旗面“护民”纹与甲胄“护粟”纹在空气中拼出博望轮廓:“李典在博望坡建‘安民册’,每道烽燧都刻着百姓的迁徙路线。”徐晃的霜斧泛起冷光,“圣典残部在扭曲他的‘护民典魂’,用博望坡撤军的非议当锁链。”
陈果握紧战锤,锤头“归”字与李典甲胄的“护”字残片共振,记忆中浮现出父亲曾念过的《安民典》:“李将军规定,烽燧三响必开仓放粮,哪怕只剩最后一斗粟。”他转向正在校准烽燧机械的张合,“把‘银鱼共振模块’接入安民册频率,他教百姓辨烽烟的‘五星护民阵’应该还刻在燧台基石。”
第二节 博望废墟的典册绞杀
博望坡的安民烽燧已坍塌半数,李典的战魂披着燃烧的护民甲踏火而来,甲胄上的“护民”符文被紫雾扭曲成“焚民”,手中的典册剑每劈砍一次,就有一道烽燧燃起绿火——那是圣典残部用“背弃百姓”的谣言炼制的诅咒,火焰中浮现出百姓指着他背影的幻象。
“陈果,注意他的‘典册三式’!”曹彰的战锤砸向燧台,却被甲胄反射的火舌灼伤,“当年他靠这剑法在寿春护民,剑风能震碎敌箭,现在被扭曲成‘焚民绞杀’,剑光过处安民册成灰。”
柳如烟的冰棱战戟刚靠近火墙就被熔蚀,她望着李典的眼睛——那本该是查阅安民册时的温和目光,此刻却翻涌着紫雾凝成的“撤军噩梦”:建安七年,他主动将兵权让与夏侯惇,却被百姓误解为“弃民而逃”,临终前仍攥着未写完的安民册残页。“他在重复最委屈的瞬间!”她破冰而出,雾纹胎记触碰到战魂残念,“百姓不知他暗中派亲卫护送流民,自己断后时中箭二十处,箭簇上还刻着‘护民’二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