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 弦心之战
圣典残部的音咒师首领冷笑踏空,手中骨笛吹出刺耳的变徵之音,焚音楼的琴弦瞬间倒戈,如毒蛇般缠向陈果。“小友,你以为破了琴弦就能救人?”他骨笛指向蔡文姬,“她的战魂早被匈奴的‘断忆咒’折磨百年,现在连自己的《胡笳十八拍》都记不全!”
蔡文姬的战魂突然发出痛苦的低吟,眼中闪过被掳走时的烽火、大漠中的孤月、回归时的断壁残垣。陈果心中一紧,突然想起父亲曾说过的护民要诀:“护民先护心,护心先护忆。”他解下护心绳,露出里面缠着的、母亲留给他的半片琴徽——那是用陈留老桐木做的。
“文姬先生,”他将琴徽放在焦尾琴断裂处,护心绳齿轮声与琴身共鸣,“您看这琴徽的纹路,是陈留文庙前的‘德音树’年轮。当年您在《悲愤诗》里写‘处所多霜雪,胡风春夏起’,现在心域城的民册司,正用您的音律修复被烧毁的方言典籍。”
蔡文姬战魂的指尖轻轻触碰琴徽,断裂的琴弦突然发出清越的颤音,紫雾中浮现出她记忆最深处的画面:在长安,父亲蔡邕教她辨琴音识五谷;在陈留,她开女子学堂,用琴曲教农妇们记节气;被赎回时,她背着的木箱里,装满了用匈奴羊皮纸抄写的汉家典籍。
“我的琴……”她声音哽咽,“不是用来杀人的。”
第四节 音典共鸣
音咒师首领见势不妙,骨笛吹出“焚言咒”,妄图烧毁所有流民的语言记忆。柳如烟眼尖,发现他骨笛上刻着的正是蔡文姬丢失的《胡笳十八拍》残谱,立刻用冰棱战戟缠住骨笛:“陈果,用护心绳连接王粲先生的护书甲!他们在偷用文姬先生的音律咒!”
王粲会意,护书甲的“典”字纹与陈果的“归”字、柳如烟的“知”字形成三角共鸣,焦尾琴断裂处突然生长出由护民阵光芒凝成的新弦。蔡文姬的战魂轻抚琴弦,开口唱出的不是胡笳悲音,而是陈留百姓代代相传的《劝耕歌》:“春日犁,秋来粟,耕读传家字不熄……”
焚音楼的琴弦应声崩断,化作千万只金箔纸鸢,每只纸鸢嘴里都衔着一个汉字——那是被抢救回来的母语记忆。音咒师首领的骨笛“当啷”落地,惊恐地看着自己的咒术被反震,周身紫雾竟显露出底下的凡人身形:“你……你们护的不是战魂,是人心!”
陈果趁机将焦尾琴递给蔡文姬:“先生的琴,应该用来弹《鹿鸣》《关雎》,用来教孩童们用音律记农事、识五谷。心域城的耕读学堂,现在缺一位能让文字在琴音里生根的先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