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三国伏生志> 第114章 北海冰甲.太史慈归心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4章 北海冰甲.太史慈归心(2 / 2)

“打开粮仓!”陈果高喊,“这些本是北海百姓的赋税,今日物归原主!”百姓从城头望见护民阵士卒冒雪搬运粮袋,甚至脱下自己的棉衣裹住粮车,渐渐有人放下戒备,打开城门放下吊桥。

第四节 学宫辩言

孔融亲自迎入护民阵,在被焚烧的学宫废墟前长叹:“圣典贼子烧我典籍,却留着‘护民阵所为’的伪证,其心可诛。”陈果捡起半卷焦黑的《论语》,对太史慈道:“子义可知,我们在新野、宛城每占一城,必先重建学堂?柳姑娘昨日还在教兖州孩童吟诵‘仁者爱人’。”

柳如烟指着临时搭建的医棚:“方才抢修堤坝时,有百姓冻裂手掌,护民阵军医不仅敷药,还将自己的护腕送给他们。”太史慈望着棚内军民同坐喝姜汤的场景,忽然想起自己幼年丧父,是北海百姓接济长大——护民阵所为,与他心中“义”字,竟如此契合。

“某有一问,”太史慈按剑上前,“若天下平定,护民阵当如何自处?”陈果指向天边初晴的朝阳:“解甲归田,耕者有其田,学者有其师,医者有其馆。我们不是诸侯,只是百姓手中的刀,当危险散尽,便该入鞘。”

第五节 夜谈霜刃

是夜,太史慈独坐城头,轻抚背上双戟。忽闻脚步声,柳如烟抱着一坛热酒走来:“听子义同乡说,你曾为救母单骑闯贼营,这份孝义,与护民阵‘护人父母子女’的宗旨,本是同源。”

太史慈接过酒坛猛灌一口:“某曾以为,只有孔融这样的大儒才能护民,却见圣典借儒学之名行奸恶之事。”柳如烟凝视他戟尖的霜花:“儒学之根在民心,护民阵所护,正是让百姓能安心听儒生讲学、随医者治病的世道。”

谈话间,陈果带着甘宁、黄忠登上城头。甘宁甩着湿发大笑:“渤海湾的冰窟窿都被某填平了,明日百姓便能出海打鱼!”黄忠指着远处篝火:“那些被圣典骗来的黄巾弟兄,如今正帮我们修补城墙,说要给家人挣件棉衣。”

太史慈忽然起身,双戟重重顿地:“某虽不才,愿为北海百姓执戟守门。但有一条——”他望向陈果,“护民阵若有一日背离初心,某这双戟,第一个砍向自己人。”陈果伸手握住戟杆:“若有那一日,无需你动手,我等自会解甲谢罪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