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三国伏生志> 第120章 荆州烽火.卧龙初醒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0章 荆州烽火.卧龙初醒(2 / 2)

激战正酣时,诸葛亮突然摇着羽扇登上山顶。他取出刘表暗中与圣典往来的密信,扬声喊道:“蔡瑁私铸‘阴兵钱’买通星象师,谎称‘荆州百姓命数犯冲’,不过是为了强占民田!”江面百姓闻言,纷纷砍断自家灯笼的绳索,投向蔡瑁战船。

黄忠的战马忽然人立而起,老将军瞪着蔡瑁船上悬挂的“刘”字旗:“某追随刘景升二十年,竟不知他已与魔鬼为伍!”陈果趁机抛出护民阵军旗:“黄老将军若愿转身,这旗子下没有士族庶民之分,只有该被守护的人。”黄忠望着被护民阵士卒救起的幼童,忽然将九环刀插在祭坛前,单膝触地:“黄忠愿为护民阵开道!”

第五节 草庐论道

破晓时分,护民阵进驻隆中。诸葛亮的草庐内,茶烟袅袅。陈果望着墙上未完成的《荆州民生图》,忽然道:“先生曾在徐州说,‘仁义需换写法’,如今可看清新的笔画?”诸葛亮指尖划过图上标注的“义仓”“水闸”,目光灼灼:“护民阵不空谈道德,却让百姓户户有粮、村村有医,此乃‘行仁’而非‘言仁’。”

柳如烟取出一卷《护民阵判例》:“这是许昌、冀州等地的‘百姓公审记录’,盗官粮者罚,救百姓者赏,律法面前无贵贱。”诸葛亮翻开扉页,见第一例便是甘宁为救渔户睡船舱的故事,忽然笑道:“亮曾作《梁父吟》叹‘二桃杀三士’,今见护民阵‘一饭聚千心’,方知真正的谋略,不在朝堂,而在田垄。”

第六节 襄阳立政

三日后,襄阳城门大开。黄忠身披护民阵的青甲,护送刘表至议事厅。往日养尊处优的荆州牧此刻形容枯槁,望着堂下百姓递来的“请命书”,颤抖着握住陈果的手:“备闻护民阵在彭城刻碑‘只书百姓姓’,某愿将荆州户籍交于贵军,只求...”他看向被柳如烟治好眼疾的幼童,“留我刘氏一脉,为百姓守仓。”

诸葛亮站在襄阳城头,望着护民阵士卒与百姓共修水利的场景,对陈果道:“亮有一策,可使荆州‘耕者有其田,学者有其师’,但需借护民阵的‘齿轮’一用。”陈果解下护心绳上的齿轮吊坠:“先生请用。这齿轮本就是百姓的‘水车骨’,该用来转动江河,而非困在绳上。”

黄昏时分,汉江上传来阵阵号子。甘宁的水军正在拆除蔡瑁的铁索,黄忠带着民壮加固堤坝,诸葛亮则在草庐前为孩童开蒙授课。柳如烟望着江畔新立的护民碑,碑上“黄”“诸葛”等姓氏旁,不知何时多了稚拙的“亮”字——那是今日第一个学会写“亮”的孩童所刻。

陈果轻抚护民碑,听着远处传来的“护民护民,天下归心”的歌谣,忽然对诸葛亮道:“先生可愿随我等去许昌?那里的百姓,也需要新的‘写法’。”诸葛亮望向天际渐散的阴云,羽扇轻挥:“亮观天象,知圣典下一个祭坛必在江东。孙策虽勇,却少治民之策...”他转身从案头取过《护民阵规》,“或许,该让江东百姓看看,何为‘护民之盾,而非扰民之矛’。”

(本章完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