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告显示美国一年印刷的纸币在30-50亿张纸币。
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,日均印刷1200万到2000万张。
即便印刷的全部都是最大面值100美元,一万亿美元就是100亿张。
按照最大印刷数量计算,想要印刷100亿张百元美元,也得耗时500天,也就是一年五个月。
艾丽莎简单的一轮计算令苏鸣直呼长见识。
随即打消了这个想法,且不论实施起来难度有多大,就是直接在自己家后院印钱,每天20亿,印制美元的原材料也供不上,更何况牵一发动全身,说不定刚开始印刷就被盯上,再闹出个惊天大案。
现金不行那数字货币呢?
在银行后台操作一波,给自己转个百八十亿的好像也不是不可能……
当苏鸣提出这个新想法的时候,被艾丽莎奇怪的眼神看的浑身不自在。
艾丽莎不理解,赚钱能力已经逆天的老板为什么还会有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,就不切实际。
耐心的解释,数字货币的领域更加复杂。
理论上,通过技术手段可能短暂转移资产,但被发现的概率极高。
银行风控、区块链追踪及国际网站的协同作用使得这种操作几乎不可能完成。
而且后果严重——又是个惊天大案。
虽然凭借苏鸣现在的能力不是很怕站在国家的对立面,但他还想过点消停日子。
自己选择的冒险叫探险,被动的天天冒险就是苦逼!
回头一想,苏鸣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真是一塌糊涂。
就连从系统兑换天赋,都是看什么觉得不错,能买得起就拿下,完全不考虑什么性价比。
当年在学校考试不审题就写答案的毛病至今未改。
苏鸣的思绪渐渐飘远。
艾丽莎帮他算的这笔账令苏鸣发现了自己的问题。
不会理财还没什么计划。
但转念间苏鸣就释然了:我一个学渣,要是精通金融和股票什么的才不正常吧……
苏鸣本是一个随遇而安的性格,远大理想和抱负跟他基本没什么关系。
做人嘛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~
回想起自己当年在网吧砍传奇给老板刷材料的日子,每个月能有几千大钞入账也能让自己很满足。
要不是后来腰疼的实在坐不住,也不会转职去干骑手。
不过现在,既然命运给自己了第二次机会,苏鸣当然要好好把握。
回归赚钱的问题,苏鸣总结了一下自己赚钱的渠道,一个是完成委托赚取佣金,一个就是利用系统兑换物品。
相比之下利用系统兑换物品显然更有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