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遮不住眼,地埋不了心,这TM才是齐天大圣的真实写照啊!”
“这台词!只能说这才配得上大家的童年偶像!”
“回来了!我最崇拜的大英雄回来了!”
“奈何本人没文化,一句牛逼走天下!”
经典之所以经典,那就是换个世界,换种登场方式,依然能第一时间引发读者的共鸣。
短短两句话,便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真实写照,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。
大圣的形象,只通过这一小段歌词和两句台词,便无比清晰的凝聚在所有人心中。
再往后,最高音结束,歌曲的表达来到了真正的戏曲范畴。
“世恶道险,终究难逃~”
萨丁丁当然不是唱不了戏腔,正相反,她的戏腔水准是绝对优于原唱戴荃的。
但她前世翻唱时,却不像戴荃那样通篇采用戏腔,而是直到最后,才将这件终极武器彻底展露出来。
一方面,这涉及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。
通篇的纯戏腔,虽然显得高级,但无疑会让观众感到疲惫,除非你是真正的戏曲迷。
另一方面,戏曲和音乐,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,你当然可以把二者融合,但它们应该起到的,是相辅相成的作用,绝非东方压倒西风。
而萨丁丁的处理,无疑是其中的典范。
值此关键时刻,戏腔的加入,可以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。
而纵观前面这一整段歌词,又仿佛是对之前副歌部分【我要这铁棒有何用?】、【我有这变化又如何?】的回答。
我要这一切,是为了反抗,为了高歌,为了众生平等。
而如何能够获得平等呢?
答案便在整首歌的最后一句——
“这一棒,叫你灰飞烟~灭~~!”
如何能够平等?
当然是大圣的如意金箍棒下,众生平等咯!
这里,萨丁丁用的是戏腔里老生的唱法,虽然音调方面比不上前面的Ab5,但气势上却是将“燃”字发挥到了极致。
更将热血的情绪,推到真正的顶峰。
而这,便是戏腔在音乐中,一锤定音的经典表现。
当然,观众并不会意识到这些技术上的细微差别,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,已经吸引了大家的全部心神。
大脑部分已经处理不了更多的信息,只剩下——
爽、刺激、兴奋、激动等等这一类简单的情绪共鸣。
他们脑海里此刻只剩一个画面,那就是大圣用他手上那金箍棒一挥,什么魑魅魍魉、漫天神佛全都烟消云散。
不止现场观众反应强烈,后台一直关注着舞台表现的总导演,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员,此刻同样震惊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