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四,一众所谓的春节档大片基本都被降低了排片率。
《狄仁杰2》也不例外。
作为业内还算知名的IP续集,春节档头三天的上座率一直还算稳定,单日票房也稳定在了1.4-1.6亿这个区间。
总体来说,口碑不温不火,称得上一部合格的商业爆米花电影。
只是懂的都懂,港人拍的历史大剧,总少不了一股子刻板印象,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华不够华,西也西得不彻底,最终落在了传说中东西结合的量子叠加态,这就直接劝退一批人了。
不过徐客老怪一直很懂商业娱乐,也清楚观众喜欢看什么。
所以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外加还算良心的特效投入,给国内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。
别管唐朝跑海上打怪兽合不合理。
就问你奇观帅不帅?
最终大战的场面酷不酷?
大Baby美不美?
这个不是黑,老怪拍女人绝对有一手。
所以《狄仁杰2》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,场面已经足够新奇刺激华丽,外加全程高能不断。
这种特效大片,天然就适合到电影院观看,不仅视听感观更震撼,沉浸感也跟着拉满,也难怪上座率一直居高不下。
但就是这么一部在王家兄弟看来近乎完美的大片,却在春节档第一次排片调整中被生生砍了3%。
这让他们怎么咽的下这口气!
明明上座率可观,偏偏因为要给《大圣归来》让路,不得不让出部分排片。
在这个档口,排片可就是钱呐!
千万别觉得排片少了那么几场,观众就会合理分流到其他场次。
看电影从来不是能买到票就行。
毕竟影厅容量那么大,不同的座位观感上能一样么?
尤其是《狄仁杰2》这种以特效见长的大片,除了黄金观影区,其他偏僻一点的座位观影体验可就大打折扣了。
人来电影院就是为了享受视听盛宴的,买不到好位置人家还不如不看。
甚至你的目标受众可能转头就买了《大圣归来》的票当做平替。
毕竟《大圣归来》高低也算个特效大片了,人家甚至还更火,官媒点名表扬,上了新闻联播,网上讨论不断。
同样都是边座,人为什么不选《大圣归来》呢?
选《大圣归来》还能晒一波票根,刷一波自己紧跟国家步伐,给国漫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存在感。
最后,很多观众其实一个春节档也就那么一两部电影的预算,看了《大圣归来》就基本不会再去看同类型的电影了。
因此要说受冲击,《狄仁杰2》无疑首当其冲。
电影圈的人可以说彻底麻了,一辈子形成的三观在《大圣归来》的冲击下摇摇欲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