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最初的轻视,到微微的惊讶,再到一丝难以置信,最后是难以掩饰的兴趣和精光。
他看得很快,显然是常年跟文字打交道的老手。
那双小眼睛快速扫过纸上的文字,将《白蛇传》开头那新奇曲折的情节尽收眼底。
确实是个好故事。
构思奇特,情节引人入胜,比市面上那些千篇一律的话本强太多了。
刘掌柜心里立刻有了判断。
这东西,要是印出来,肯定能火。
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,将稿子往柜台上一放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慢悠悠地道:“嗯…故事倒是有点意思,挺新奇的。”
语气依旧平淡,仿佛只是随口评价。
赵秀才脸上露出喜色,刚想说话。
刘掌柜却话锋一转:“不过嘛…”
手指敲了敲那叠稿子,“这文笔…也太稚嫩了些,平铺直叙,没什么文采。还有这字…”
他拿起一张誊抄稿,故作嫌弃地皱了皱眉,“虽说是誊抄了一遍,但底子太差,匠气十足,难登大雅之堂啊。”
开始挑毛病了。
典型的商人压价伎俩。
陈平安心里冷笑,面上依旧保持着孩童的好奇和紧张,安静地看着。
“掌柜的说的是。”赵秀才在一旁连忙帮腔,“这故事确实是个好故事,就是…嗯…原稿的作者年纪小,文笔上还需打磨。不过掌柜的放心,只要您愿意收,润色的事情,包在赵某身上。”
他这话看似在为话本辩解,实则是在暗示这故事确实是他带来的,而且他有能力进行修改,试图抬高自己的价值。
陈平安瞥了赵秀才一眼,心里更加确定,这两人恐怕早就通过气了,搁这儿演双簧呢。
“润色?”刘掌柜放下茶杯,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赵秀才,“就凭你?赵秀才,不是我小瞧你,你那几篇文章我还是看过的,应付个代写书信还行,要说润色这等奇文…怕是力有不逮吧?”
毫不留情地打击赵秀才,进一步压低话本的价值。
赵秀才被噎得满脸通红,却又不敢反驳。
“再说了,”刘掌柜又看向陈平安父子,“这故事…真是这娃娃听来的?一个六岁的孩子,能记下这么复杂的故事,还能写出来?这里面…没什么说道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