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生,”陈平安却摇了摇头,神色平静,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。他们散布流言,无非是嫉妒使然,或是想激怒我们,看我们的笑话。”
“我们若是真的跑去跟他们争辩,一来未必辩得清楚,二来岂不是正中了他们的下怀?反而显得我们心虚,沉不住气。”
“那…那难道就任由他们胡说八道?”方先生依旧不忿。
“先生莫急。”陈平安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慧黠,“对付这种流言,最好的办法,不是去辩解,而是…让事实说话。”
“事实说话?”方先生不解。
“嗯。”陈平安点头,“他们不是质疑我的才华吗?不是说我作诗是代笔或抄袭吗?那…我就找个机会,再‘随手’展现一下便是。”
“当众再作一首?”方先生眼睛一亮,随即又有些担忧,“可…诗词文章,乃是灵感所至,岂是想作就能作的?万一…”
“先生放心。”陈平安自信一笑,“学生自有分寸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陈平安依旧像往常一样去蒙学馆读书。
对于外面那些流言蜚语,似乎充耳不闻,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
这天课间休息,学童们在院子里玩耍。
有几个孩子在玩一种类似“对对子”的游戏。
一个孩子出上句,另一个对下句,对不上或者对得不工整就算输。
陈平安也饶有兴致地凑过去观看。
“天对地。”一个孩子出了最简单的上句。
“雨对风。”另一个孩子立刻接上。
“大陆对长空。”
“山花对海树…”
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,对出的句子虽然简单,却也充满了童趣。
这时,一个平日里和陈平安关系还不错的孩子,看到他来了,便笑着起哄道:“平安哥,你也来对一个呗。你最厉害了。”
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:“对啊对啊,平安哥来一个。”
这正是个好机会。
陈平安心中一动,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:“我?我可不行。对对子好难的。”
“哎呀,试试嘛平安哥。”孩子们不依不饶。
“那…好吧。”陈平安似乎是“勉为其难”地答应了,“谁出上句?”
“我来我来。”刚才起哄的孩子自告奋勇,“嗯…我想想…有了。‘风吹杨柳千门绿’。”
这句似乎是从哪本诗集里看来的,略有些难度。
孩子们都看向陈平安,等着他的下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