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仅仅是一场学识的考验,更是一场对个人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挑战。
从方先生家中出来,陈平安又去拜访了村里几位曾经去过府城的长辈。
向他们打听了一些更具体的路况信息,以及府城的一些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。
比如,哪条路更近便一些,哪个驿站的食宿更干净实惠,府城有哪些需要避开的区域等等。
虽然这些长辈去府城的年代久远,有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但对于陈平安来说,依旧是宝贵的参考。
一番打听下来,陈平安心中对即将开始的府城之行,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。
也开始认真规划所需的盘缠和应急物资。
除了应考所需的书籍文具,还需要准备一些换洗衣物、干粮、以及一些应急的药品。
当然,最重要的,还是盘缠。
陈平安估算了一下,这次府城之行,至少需要准备二三两银子,才能勉强够用。
这对于陈家来说,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看来,又得让爹娘操心了。
陈平安心中暗自叹了口气。
就在陈平安为盘缠和行程发愁的时候。
墨韵斋的刘掌柜,却主动找上了门来。
这日,陈平安正在家中温习功课,刘掌柜笑呵呵地提着一包点心,走进了陈家小院。
“平安小哥儿,用功呢!”
刘掌柜一进门,便满脸堆笑地打着招呼。
“刘掌柜,您怎么来了?”
陈平安有些意外,连忙起身相迎。
“快请坐,快请坐。”
“不坐了,不坐了。”
刘掌柜摆了摆手,将手中的点心递给李秀。
“婶子,这是一点小小心意,给平安小哥儿补补身子。”
“哎呦,刘掌柜,您太客气了,这怎么好意思呢!”
李秀连忙推辞。
“应当的,应当的。”
刘掌柜笑道。
“平安小哥儿可是咱们青竹镇的才子,马上就要去府城参加府试了,老朽自然要来道贺一番。”
刘掌柜目光转向陈平安,眼神中带着一丝热切。
“平安小哥儿,老朽听说,你去府城赶考,还没定下住处?”
“嗯,正是为此事发愁呢。”
陈平安点了点头,如实回答。
“府城人生地不熟的,客栈也不知哪家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