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正聊得开心,云母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粗粮粥走了过来,粥的热气在寒冷的牛棚里氤氲升腾,带来些许温暖的气息。“来,开饭了。”云母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后的欣慰,放下粥后,又急匆匆地转身走去端另外两碗。
云父、云母和张院长捧着粥碗,吃得津津有味。那粗粮粥虽然粗糙,可在他们看来,却是难得的饱腹之物。云意睻看着手中的粥,微微皱了皱眉头,试着喝了一口,那粗糙的口感瞬间在口腔中散开,拉得嗓子生疼,她勉强又吃了几口,实在是难以下咽。她默默地放下碗,看着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,心中满是感慨。她虽知道七十年代贫穷,却从未想过会穷到这般地步,这简陋的饭菜,便是一家人的全部。
告别父母后,云意睻踏上了去往知青院的路。一路上,小道崎岖,两旁是荒芜的田野和枯瘦的树木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她一边走,一边思索着未来的计划。粮食她倒是不缺,可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仅仅有粮食还远远不够,得想个办法赚钱才是正道。她清楚地记得书中所写,现在是1976年的12月末,距离1977年9月恢复高考不到一年的时间,也是在恢复高考前,云父云母得到了平反,回到京市。
在这之前,她必须确保他们一家三口吃饱穿暖,不被病痛折磨。原主现在18岁,高中毕业,她也得想办法找些高中书回来看看,必须参加高考,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。还有最重要的,她一身的医术不能被埋没,得找个用武之地。突然,云意睻想到了原主的母亲姜舒是位医生,还有同在牛棚的张恒之张院长。她心中有了主意,拜师学艺是个绝佳的选择,在一位母亲和另一位医术高深莫测的师父的教导下,她定能将医术发挥得淋漓尽致,成为一名顶尖的医生。
不知不觉间,云意睻已经来到了知青院外。眼前的知青院破旧不堪,大门摇摇欲坠,坑坑洼洼的土墙还没有一人高,那极具70年代特色的房屋,显得格外寒酸。她走进院子,看着满是泥土的院子,心中一阵不适,暗自想着,真的要在这住一年吗?
她慢吞吞地走进女知青的屋子,屋内光线昏暗,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。女知青包括云意睻共六人,在这个没有任何夜生活的年代,其他五位女知青早已早早睡下。在大炕的最右边是云意睻的铺位,她爬上去,展开被子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大补丁,被子还时不时地有几处透光的地方,单薄得可怜。云意睻叹了口气,心想,这被子这么薄,不被冻感冒才怪了。她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加快速度赚钱的想法,一定要给父母一个好的生活。想着想着,她便在这寒冷与思索中沉沉睡去。
天微微亮,云意睻便被冻醒了,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,她根本无法再入睡。其他女知青还在睡梦中,大东市的冬天不用农耕,大家都习惯在屋里猫冬。云意睻穿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薄棉袄,简单地洗漱后,便出了知青院。她看过原文,知道红旗镇魏家村大队有一座大山,她打算去山上走一圈,看看有没有好点的药材,说不定能挣到第一桶金。她一边走,一边从空间里拿出包子吃着,又喝了几口牛奶,在这贫穷的年代,这些食物显得格外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