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户部那边一直拖着不肯拨款,大家想想办法吧?”李伟率先发话,他对户部的人不熟,也不打算亲自去要钱,毕竟他在朝堂上不受文官喜欢。
两人互相看了一眼,这事他们早有耳闻。
徐勇之前已经多次跑到户部交涉,后来实在没辙才来找李伟商量。
毕竟军器局只是工部下面的一个小单位,不可能一有问题就劳烦侍郎大人亲自出面。
“大人,我们也曾去过户部询问,但他们总以各种借口拖延,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。
不如请大人亲自试试?”关子明小心翼翼地试探。
眼前这位侍郎大人可不是好惹的,前几天孙建接连被打了两次,那叫声简直传遍整个衙门。
“大人,我们确实已经尽全力了!”孙建哆哆嗦嗦地说,他已经跑了两三趟户部了。
“放肆!这点小事都办不好,要你何用!”李伟一声呵斥,吓得孙建赶紧低下头连连认错。
“再不去跑一趟,拿不回钱就等着屁股开花吧!”李伟模仿某位老者说道。
孙建听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,这事儿还得怪李伟,他得罪了满朝文武,现在这些人自然会给他添堵。
以前兵仗局由内廷管理时,李伟怎么闹都没关系,但如今到了工部,办事需要和其他部门打交道,而他与人处不来,因此处处碰壁。
李伟虽然派孙建再去户部一趟,但他自己也没闲着,直接进宫向朱元璋求助。
这种麻烦事他不想自己费心,直接找皇帝解决就行。
武英殿内,朱标正在给朱元璋看一本奏折,说:“父皇,这些标点符号已在翰林院试用了段时间,效果很好,建议尽快推广。"
朱标提到的正是李伟不久前献上的重要发明。
为了稳妥起见,他们先交给翰林院的学士们测试,大家都认为不错,这才决定推行。
“嗯,你写个奏章明天早朝时呈上来,到时候我在朝堂上宣布推广。"朱元璋点头同意。
听到这话,朱标有些惊讶:“父皇,这主意是李伟想出来的,是不是该由他来提议更合适?”
标点符号可是件大事,甚至可能流芳百世,朱标不想夺取别人的功劳。
“哼,若是你提出这个建议,群臣必然欢呼称颂,称太子英明;但如果换作那个人提出,说不定就被骂作奸邪之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