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,他们连铁都无法自行冶炼,若要建造高炉,又怎能随身携带?
此外,宋忠还提到战场地形复杂,非全是平坦之地。
火器固然强大,但在特殊地形若被敌人近身偷袭,则难以施展。
因此,一方面需提高警惕,另一方面仍需加强防御。
李伟思索片刻,认为此言有理。
如今并无卫星等高科技设备,若敌人突至近前,火器便难以发挥作用。
总而言之,需改良之处尚有许多。
看完宋忠的建议后,再读江龙的提案,他希望为骑兵配备火枪。
李伟稍作思考,决定可为骑兵配置手铳,但仅限于预先装填好弹药,发射一次即止。
除了这些实用的建议,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案,例如杜员全文尽是谄媚之词,除了吹捧李伟,便是赞美由他改良的马车及飞雷炮。
孙雷更是离谱,竟提出用飞雷炮全面替代传统武器,大肆轰击。
真是荒谬!
大军途经陕西时,沐英首先安排陕西都司的各路军队返回各自驻地(卫所),归位各自的指挥官(指挥使)。
处理完毕后,大军才重新启程。
大军行进缓慢,一路上走走停停,历时五个多月,才终于回到京城。
自春至夏,转眼间便入深秋,从远征归来已有八九个月光景。
短短几个月的征战,耗费了太多时日,若非如此,他早该把蒸汽机造出来了!
回到京城,呈上战利品后,朱元璋特意召见了几位将领。
武英殿内,沐英与蓝玉居首,张铨、孙恪、李伟等人随后,另有诸多参将副将随侍左右。
“臣等拜见陛下!”
众人中,沐英等人精神焕发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唯独李伟垂头丧气,萎靡不振。
“哈哈,免礼免礼,此战你们打得相当出色,朕定会重赏!沐英,你此次表现极佳!”
朱元璋对诸将大加称赞,尤其对沐英更为亲近,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面对朱元璋的表扬,沐英心中稍感愧疚。
他知道皇帝的意图,不仅认可他消灭敌军之举,也对他妥善保护李伟并让他有所建树感到满意。
然而事实是,若非蓝玉及时阻击,神机营实力超群,这次脱火赤很可能带着大批人马逃脱。
“陛下,其实全歼敌军,全靠神机营战斗力出众,李将军巧施空营之计,才引得敌军靠近。"
“呵呵。"
朱元璋笑着将目光转向李伟,这些事情自然清楚,战报上已详细记载。
此刻的李伟耷拉着脑袋,手臂软弱无力,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。
朱元璋的笑容瞬间消失,脸色阴沉地呵斥道:“站直了!看你这样子,真是丢人现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