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节在此转折,矛盾激烈,李伟稍作忍耐,很快就能好转。
---
黄载、王杰等人见这位稀客到来,纷纷上前问候,见其狼狈样均流露敬意。
明朝有个奇特现象,被打过反赢得好名声。
所谓敢于犯颜直谏,李伟正是如此,众人皆知他是因道同之事进宫,因此对他颇为敬重。
李伟对此并不知情,只是勉强挤出笑容回应。
“这次是我连累了李大人!”
吴伯宗满心愧疚。
“其实与你关系不大,主要是……是我自己的问题。"
李伟直言相告。
吴伯宗看了他一眼,以为他在安慰自己。
“陛下怎么说,还是要赐死吗?”
吴伯宗终究忍不住问出口。
李伟一愣,此事他虽提及,可那老者毫无回应,转头就找借口责打他,后来也没机会再说。
李伟只好摇头,沉默以对。
吴伯宗轻叹一声,满是无措之意。
说实话,像道同这样一个小官吏,死了也没人在乎,皇帝更是不会在意。
若非牵连到永嘉侯朱亮祖,恐怕他也无法留名于史册,就像那些因明初四大案而受牵连的人一样,不过是些模糊不清的数字罢了。
李伟沉吟片刻,忽有所悟,对吴伯宗说道:“你把那份奏书再给我瞧瞧。"
吴伯宗微感惊讶,但还是把奏书取来递给李伟。
李伟翻阅一番,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念头,然而这个念头太过冒险,一旦失手,极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。
那就是——封驳!
既然老朱想要他干活,那他就认真干,把朱元璋的奏书直接退回!
他知道朱元璋权力欲强且生性多疑,冒犯皇权之事断不可为,这老头定然不会容忍,十有八九会被罢官,甚至可能直接送命。
但他心里想着,或许,也许,兴许这老头还不舍得杀他?
毕竟他跟那些“文穿”不同,那些穿越者虽知不少事,但挨一顿痛揍就能问个明白,事后多半直接了结性命。
可他不一样,他擅长的事无人能及,即使说了别人也未必懂,还得依靠他一步步琢磨。
这也是朱元璋迟迟未对他采取强硬手段的缘由。
技术是他能在后世公司立足的关键,也是他如今在朱元璋身边保命的根本。
当初他选这个专业,一是兴趣使然,二是掌握技术便无需仰人鼻息。
如果可以的话,他宁愿朱元璋撤销他提督神机营、工部侍郎之类的所有职务,只愿做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,工资还能高一点就更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