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山的风卷着碎冰碴子扑在护目镜上时,陈雪正跟着科考队踩过冰湖开裂的蓝冰区。三月的融冰期,湖面下的气泡柱像串起的水晶项链,而在她左手腕,银镯与冰镯的共振频率比任何时候都剧烈,仿佛在呼应湖底沉睡百年的秘密。
"陈工,水下机器人拍到东西了!" 考古队小张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,带着抑制不住的颤音,"是石棺群,和地宫的七棺形制一样,但每具棺盖都刻着星图 ——"
她的靴底在冰面上打滑,护目镜内侧蒙起白雾。当看清显示屏上的画面时,呼吸几乎凝滞:七具黑檀木棺呈北斗状排列,棺盖中央的冰裂纹路正渗出幽蓝荧光,而在棺群中央的祭台上,立着的正是祖父陈明德的半身铜像,掌心托着的西洋怀表,表链上挂着的玉佩闪着熟悉的光。
"那是... 父亲的玉佩。" 陈雪指尖划过显示屏,青铜像胸口的玉佩雕着半朵冰兰,与她从小戴在颈间的那枚分毫不差。当水下机器人推进镜头,铜像掌心的怀表突然 "咔嗒" 弹开,表盖内侧的星图在冰湖水折射下,竟在湖面投出立体影像。
光绪二十五年的造办处工坊在冰光中显形。留着西洋卷发的匠人巴礼荷正举着放大镜观察怀表机芯,镜片反光里,陈明德的长衫袖口露出半截北斗纹身 —— 和地宫里秘卷插画中的一模一样。"巴先生,夹层要留三毫米空隙。" 祖父的声音带着京腔官话,指尖划过怀表后盖,"玄冰纹要刻在星图第七星位,这样遇圣女血才会..."
影像突然模糊,冰湖水的波动让画面泛起涟漪。陈雪看见祖父突然转身,面向镜头方向,掌心的玉佩在烛火下映出冰裂纹路 —— 那是她从未注意过的细节,玉佩背面的云纹里,竟藏着与七棺残片相同的年轮符号。
"密钥不是刻在表盖上,是藏在夹层。" 巴礼荷的法语带着伦敦腔,他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画下怀表剖面图,"你说的玄冰阁雪顶玄霜,必须封在铜胎夹层,遇热才会挥发 ——"
话音被冰面开裂声打断。陈雪眼睁睁看着影像里的祖父突然按住胸口玉佩,指尖在铜胎上快速刻下一行小字,而在他转身的瞬间,工坊角落的屏风后,闪过一个穿玄冰阁服饰的身影 —— 腰间挂着的,正是老者留给她的银镯。
"停!" 她突然按住小张的手,"回放刚才的刻字画面。" 在逐帧解析的影像里,祖父刻下的是 "雪娘之女,戊申年冬",与母亲棺中夹袄暗袋里的生辰八字完全吻合。更惊人的是,怀表夹层内侧,竟用极细的冰纹刻着陈家三代人的生辰:明德公(1845)、启元(1890)、雪(199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