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都市小说>血契轮回:从光绪之死到2026> 第153章 双面匠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3章 双面匠人(1 / 1)

修复室的日光灯在凌晨三点投下青白的影子,陈默的镊子夹着骨胶正要修补宋瓷缺口,窗外突然传来野猫踩过瓦楞的声响。牛皮纸箱搁在墙角已三天,匿名快递单上的字迹像用尺子量着写的,拆开时扑面而来的霉味里,还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—— 和祖母棺木里的防腐剂味道惊人相似。

《文物修护月报》民国十二年七月号的残页夹在油纸里,毛边纸边缘泛着茶渍印子。陈默的放大镜滑过 "玄冰阁传人于景德镇设冰玉斋" 的铅字时,台灯突然滋啦响了两声,晕黄的光圈里,"表面精修古瓷,实则为革命党传递密信" 的批注在玻璃片下跳动,像活过来的黑色蚂蚁。

"陆寒川?" 他的手指在泛黄纸页上突然顿住,这个名字在视网膜上烫出个洞。上周整理家谱时,曾祖父那一栏的墨迹被虫蛀出缺口,只余 "陆□川" 三个残字,此刻月报上的名字像块突然归位的拼图,严丝合缝地嵌进记忆里。祖母临终前抓着他的手,反复念叨 "寒江的雪化了就去开地窖",当时没听懂的颤音,此刻在耳边碎成冰碴。

牛皮纸箱底部还压着半方残缺的徽记拓片,双蛇缠绕冰晶的纹样让他后颈一凉 —— 和苏晚在景德镇带回的瓷坛暗纹、八音盒底的锈蚀印记如出一辙。残页边角用红笔圈着:"以冰裂纹为号,密信藏于釉下彩夹层",旁边附着极小的工笔画,画着匠人用银镯叩击瓷瓶的动作,腕间双蛇纹在放大镜下竟与陈默家传玉佩的暗纹完全重合。

"默哥,你脸色好差。" 实习生抱着扫描件推门进来时,陈默正盯着家谱里曾祖父的生卒年 ——1895-1937,卒年旁注着 "殁于瓷都大火"。他突然想起十五岁那年在祖宅阁楼,曾见过半片烧剩的瓷片,釉色正是月报里提到的 "雨过天青冰裂纹",当时祖母慌忙收进檀木匣的动作,此刻有了截然不同的注解。

扫描件上的修复日志显示,冰玉斋在 1934 年登记的主营业务是 "古瓷无痕修复",附加服务栏却盖着模糊的火漆印,隐隐约约是北斗七星图案。陈默摸向口袋里的玉佩,触到内侧刻着的 "寒川" 二字,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—— 原来祖父生前总说曾祖父是 "给洋人修洋瓷的匠人",竟是用半真半假的谎言,将双面人生埋进了历史的釉色里。

更震撼的是残页背面的钢笔字,蓝黑墨水在岁月里褪成灰蓝,却依然清晰:"第 37 批密信藏于祭红釉梅瓶耳坠,纹饰对应长白山舆图第七处暗格"。陈默想起苏晚从景德镇带回的绢画,画中女子袖口的冰裂纹暗纹,此刻在他眼前与这行字重叠,像不同时空的匠人隔着烽火,用同一种密码在瓷器上写下誓言。

凌晨四点,陈默翻出压在箱底的牛皮笔记本,扉页上是祖父临终前的潦草手书:"寒川公托孤时说,瓷片上的冰裂纹是玄冰阁的眼,看见的人要替历史睁眼"。当时以为是老人神志不清的呓语,此刻却字字都在叩击心门。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,发现残页上 "陆寒川" 的名字被茶水洇开,晕染出的水痕竟与故宫七棺展柜的布局完全一致。

收工前,陈默将残页扫描件发给苏晚,附言只有四个字:"双面冰纹"。腕间的玉佩突然传来凉意,仿佛有双穿越百年的手,正透过时光的釉层,将当年藏在瓷器里的情报、封在血脉中的密码,轻轻按进这个凌晨的修复室。而他后颈的胎记,此刻像块即将融化的冰晶,隐隐发烫 —— 那是属于匠人的双重烙印,一面是修复历史的刻刀,一面是守护真相的剑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